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测定了硝基芳烃对发光菌的毒性,并研究了它与硝基芳烃对其它水生生物毒性的相关性,表明,用发光细菌法能较好地预测鱼,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原的N-末端135个氨基酸片段包含了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环柄结构域,参与了尿激酶原和其受体的结合以及尿激酶原诱导的化学趋化活性.利用RT-PCR,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ATF基因.将ATF基因插入pET-29a( )中构建表达质粒pET-29a( )/ATF,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及纯化后,从每升培养液中获得15mg rhATF,其纯度超过95%.活性测定结果表明rhATF能够阻断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受体的结合,并能抑制尿激酶对纤溶酶原以及纤溶酶对尿激酶原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稀硝酸处理样品,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石墨矿中固定碳的方法.通过探讨样品称样量、酸的选择、灼烧温度、助熔剂加入量等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最适宜的样品预处理条件.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检出限0.001 2%,精密度为0.64%~4.54%,相对误差-0.34%~0.21%,测定范围为:0.20%~25.00%.  相似文献   
6.
7.
8.
为研究钢-聚丙烯粗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弯拉性能影响,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得到不同掺量(钢纤维与聚丙烯粗纤维掺入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0%、1.5%)组合下的荷载-挠度曲线,从试件破坏形态、抗弯强度、弯曲韧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利用单掺纤维拟合公式引出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混杂纤维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混杂纤维UHPC微观结构进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钢-聚丙烯粗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了UHPC的抗弯强度,提高幅度为17.8%~101.2%;同时利用提出的模型发现混杂纤维的协同效应在总纤维掺入体积分数为1.5%~2.0%时呈现正协同效应,并在钢纤维与聚丙烯粗纤维掺入体积分数为1.0%时取得最好的正协同效应;另外,与不掺纤维的试件相比,钢纤维与聚丙烯粗纤维的加入分别使基体试件的初裂韧度提升了51.8%~98.2%与33.9%~48.2%,同时在钢纤维掺入体积分数为1.0%和聚丙烯粗纤维掺入体积分数为1.0%的搭配比例下,对UHPC弯曲韧性的改善效果最优,进一步验证了纤维协同效应评价模型;最后在微观层面揭示了纤维混杂产生的协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功能材料课程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及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并通过近2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施普林格出版社的光学科学系列丛书的136卷,作者佩波宁教授于1977年、1979年分别在约恩苏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2年在约恩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约恩苏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从事光学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