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252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9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Dynamic compression tests under strain rates from 870 s?1 to 2100 s?1 were conducted for a near α Ti–8Al–1Mo–1V titanium alloy with equiaxed microstructure. Compression behavior, adiabatic shearing and band micro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via characterization and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l dynamic constitutive curves exhibited obvious stress fluctuation phenomenon with double increase-decrease changing stages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compression. The dislocation multiplication theory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fter the stress fluctuation period, work hardening coexisted with the thermal softening, resulting in the slow hardening tendency in constitutive curves. J-C model was utilized to quantify the dynamic constitutive curves. Th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curves under high strain rate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over-consideration of thermal softening effect in J-C model. Adiabatic shearing band (ASB) began to form under the strain rate of 2100 s?1. A total shearing strain of 8.1 within ASB achieved in 8.9 μs, corresponding to a local strain rate of about 9.1 × 105 s?1 and is over 430 times of the macro strain rate. Post annealing was conducted on ASB before EBSD characterization. Due to the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during annealing, the α phase within ASB generally presented as ultra-fine grains less than 1 μm 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要解决复杂系统工程的问题,需要通过信息、计算和软件来架设传统系统与各领域工程(嵌入式、安全、结构等)之间的桥梁。综合产品团队使MBSE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实践风险,同时MBSE工具链和集成开发环境的成熟度也是制约实践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数字化趋势引领的第4次工业革命中,MBSE向数据主线/数字工程等演进的趋势日趋显著。面向未来,必须认识到MBSE和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集成,以及在数字工程和数字主线大背景下理解和再造MBSE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推进器螺旋桨面临的空泡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海洋生物附着污损等问题,综述了焊接、粘接、热喷涂、冷喷涂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认为目前的螺旋桨修复再制造技术普遍存在着修复层应力集中、结合强度低、孔隙率高、高温导致材料变性等缺陷,今后的研究工作应向着避免应力集中、增大修复层结合强度、降低作业温度、减小孔隙率的方向发展,以期能够制备更加致密均匀的修复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微课教学及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响应式Web设计"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将基于网络的微课拓展到移动教学中,设计了"响应式自助微课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集自助、展示、学习、检测、交流、评价为一体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风电场通过现场测试分析研究风力机性能由于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获得的研究数据有限,室内模拟实验平台能够有效弥补研究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海、陆两用风力发电实验平台方案.该实验平台由来风装置、风轮、发电机、两段式塔架、漂浮台、波浪产生装置、传感检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构成.在实验平台整体方案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建立了漂浮台受力分析模型并获得了合理的结构参数,以Lab VIEW为开发环境设计了上位机运行状态监控系统.最后,基于构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部分风力机动态特性研究工作,对比分析了模拟陆地风力机和海上漂浮式风力机时塔架振动特性,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风力机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科院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院市双方开启战略合作,全面推动中科院的技术和成果在佛山地区转移转化。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着力开展了具有佛山特色的应用研究、产业技术工程化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工作,提升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了高新技术成果在佛山市产业化,推动了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佛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为佛山市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城市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船舶系统研制是一项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复杂工作,结合知识工程的具体实践,分析了知识工程体系的理论模型、建设内容和原则,探讨了知识工程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并展望了未来知识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应用本方法开展知识工程体系建设,可实现企业知识的有效获取和管理,促进知识与研发流程的关联应用,使得知识真正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智力资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可重构视频阵列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及传统测试方法测试视频编解码系统时速度慢、精度低和可观测性不强的问题。开发了基于Qt的用户界面,设计实现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为核心的软硬件协同测试平台。在PC端实现以软件仿真为基础的数据传输与图像重现,在FPGA端实现以可重构视频阵列处理器为基础的视频编解码算法并行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100 MHz时,FPGA与PC之间可正确传输数据并满足算法测试时不同测试用例的更换需求,具有较好的可观测性。  相似文献   
9.
游雄  田江鹏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9):1645-1653
战场环境模型是复杂战场环境面向特定需求的抽象和描述,用以支撑战场环境特性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和应用。现有的战场环境模型主要面向人类战争活动来描述战场环境,缺乏以无人自主平台为认知主体的设计。提出了一种耦合人机各自优势的多层次战场地理环境模型结构,充分发挥机器在特征层面的快速计算能力,以及人在要素和关系层面的认知经验。提出了一种集环境观测、模型构建和空间决策为一体的建模方法,支撑无人自主平台根据任务和环境实现自主空间决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易型B2B平台不同匹配规则对B2B交易的影响展开研究。基于讨价还价理论,分别刻画了B2B平台4种匹配规则下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行为,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竞争情形下的均衡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平台不同匹配规则在不同竞争情形中对B2B交易的影响。研究表明,B2B平台上的交易价格取决于平台的交易匹配规则;匹配规则对B2B平台上的交易额(GMV)的影响与平台收取的佣金系数息息相关;匹配规则对B2B平台上买卖双方利润的影响因买方的竞争情形及最终产品的替代程度而有所差异。此外,匹配规则对交易价格、交易额和买卖方利润的影响在不同的竞争情形中表现出不同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