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铁(Ⅲ)(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TA-Fe(Ⅲ)可以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使蛋白质非极性区的生色基暴露于极性溶剂;EDTA-Fe(Ⅲ)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测定了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利用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牛血清白蛋白与EDTA-Fe(Ⅲ)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使用同步荧光技术探讨了EDTA-Fe(Ⅲ)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使 Cd2+与NaTeH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原位生长CdTe量子点(QDs),并与生物分子牛血清蛋白(BSA)偶联.通过电镜、荧光、紫外、傅立叶红外等技术,对量子点-碳纳米管异质结(CdTe-MWCNTs)及异质结-牛血清蛋白复合物(CdTe-MWCNTs-BS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化的碳纳米管有微弱荧光,CdTe-MWCNTs异质结及CdTe-MWCNTs-BSA复合物均具有荧光性质,在碳纳米管壁上的CdTe量子点直径大约5 nm,它们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角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下微乳体系中稀土Nd^3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微乳体系中Nd^3 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机理。同时,制备了它们的固态聚合物,测定了红外光谱特性,表明BSA在SDS微乳体系中确与Nd^3 离子发生了反应。  相似文献   
4.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壳聚糖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酰基化的壳聚糖树脂为载体,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模板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存在下,采用直接滴加成球法,制备出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特异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BSA的吸附过程进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的最大吸附量为11.1.mg/g,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常数为8.19.mL/mg.  相似文献   
5.
用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所形成的囊泡模拟细胞膜,利用Langmuir膜天平、Zeta电势研究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停留法和TEM等方法从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结构破坏方面来探讨不同组分对囊泡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囊泡中的蛋白质、胆固醇和卵磷脂分子之间是相互吸引的.相对于卵磷脂囊泡,混合体系囊泡更加稳定.表面活性剂是通过静电吸引力和疏水效应嵌入囊泡的双分子层中,导致囊泡被破坏.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到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囊泡破坏过程的活化能,进一步证明加入蛋白质、胆固醇能够使卵磷脂囊泡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均能增强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及两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Zn~(2+)的存在没有改变两者的作用力类型,仍以疏水作用力为主,Cu~(2+)、Fe~(3+)存在下,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引力为主.表明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pH4.47的缓冲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和平衡透析法研究钙羧酸指示剂(C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研究发现,CAA与BSA主要是以分子间的疏水作用结合,该结合反应符合Pesavento提出的相分配模型,BSA对CCA的作用相类似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并探讨了实验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与核桃早实性相关的RAPD标记筛选及其SCAR标记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构建的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近等基因池DNA,筛选了180个10-mer随机引物,获得1个稳定的RAPD标记OPG15759。根据OPG15759的测序结果,将该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显性的SCAR标记SCG15759。PCR结果显示,G15759是与核桃早实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该标记对核桃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不均一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免疫期卵黄液中白蛋白(牛)抗体效价和亲合力的变化。研究了PH对稀释卵黄液去脂效果,以及硫酸铵浓度对IgY浓缩、纯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抗白蛋白IgY的异质性。实验表明稀释卵黄液酸化处理和IgY盐析的最适合条件分别是PH5.1和2.2mol/L。经免疫亲和柱层析或金属螯合亲和柱层析后,白蛋白抗体样品均出现多个不同层析行为的抗体峰。实验提示免疫卵黄液中不仅可能存在不同亲合力、特异性的白蛋白抗体,还  相似文献   
10.
Formaldehyde, a well-known environmental toxic hazard, has been found to produce endogenously via 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catalyzed oxidative deamination of methylamine. In diabetes, the activity of SSAO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with a subsequent increase in endogenous formaldehyde production. It has been postulated that SSAO-induced production of formaldehyde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lteration of protein structure, which may subsequently cause protein de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athological disorders. Formaldehyde has also been found to react (cross-link) with amino group of the N-terminal amino acid residue and with the side-chains of arginine, cysteine, histidine and lysine residues. Therefore, formaldehyde may be responsible, at least in part, for protein cross-linkage, oxidative stress and cytotoxicity. The cross-linking of formaldehyde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was studied using LC-MS and Mascot database. The peptides sequence for control BSA (untreated) digested with trypsin was matched in the online database search query by exporting the MS/MS data to online MASCOT database. In this way, a total of twenty-seven peptides were matched in the database search query. These twenty-seven peptides were then searched manually in all of the tryptic BSA sampl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A that were incubated in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Six formaldehyde-treated BSA peptides (FKDLGEEHFK, HLVDEPQNLIK, KVPQVSTPTLVEVSR, RPCFSALTPDETYVPK, LVNELTEFAK, DAFLGSFLYEYSR) were found to be the possible markers for formaldehyde-protein/peptides ad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