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2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370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野外露头和古生物资料,在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KSI结构发育完整,低位体系域以辫状河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下切谷特征明显,水进体系域发育滨浅湖沉积,高位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上部层序KSII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高位体系域在湖平面缓慢下降、陆源碎屑物质供给不断减少的环境下发育曲流河、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下白垩统沉积建造反映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具有一定旋回性,早白垩世古气候变化对层序的发育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根据野外露头和钻、测井资料中湿地沉积的观察对比研究,结合现代湿地的特征,从沉积学的角度对湿地进行定义:"一种地形平坦,地面常年潮湿,可有很浅积水(水深通常小于2 m),被繁茂植物广泛覆盖的沉积环境",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湿地分为两类,即沼泽湿地(或称沼泽)和湿原湿地(或称湿原),并对湿原湿地的沉积特征及其与相关相类型的对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原湿地沉积物为灰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等,富含植物化石,有机碳含量高,电阻率测井曲线呈小锯齿状,数值介于纯泥岩和砂岩之间;古代湿原湿地与河漫滩沉积、湖泊沉积的区别标志在于沉积物颜色、岩性、植物化石、电测曲线等方面;湿地外围部分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且主要为河漫滩,湿地的边缘部位主要发育湿原,而中心部位发育沼泽;正确区分湿原湿地与湖泊沉积有利于正确恢复古地理面貌和气候演化,正确评价盆地的油气潜力及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盒子期为陆内坳陷盆地形成发展期,物源供给充分,大型浅水三角洲在宽缓的斜坡上大面积聚砂;上石盒子期盆地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坡降进一步降低,发育聚泥为主的网状河三角洲;在宽缓的古地貌背景下多河道浅水三角洲的频繁进退和侧向迁移,使多物源供砂、多水系输砂和缓斜坡聚砂组成的"源-输-汇"三元耦合聚砂系统形成了大面积立体网毯状砂体,为岩性-地层圈闭小而多、大面积分布奠定了基础,成就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富气规律。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不同沉积相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冲积平原上河流冲积物所具有的沉积层向上逐渐变细的正韵律特点会引起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随沉积层变化而变化.同时,河流出山以后,河谷展宽,水力梯度减小,使得冲积平原上的河流冲积物从上游至下游具有逐渐变细的趋势,各不同沉积相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永定河的河流冲积物为例分别从垂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来讨论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与沉积相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质子激发的X射线能谱分析(PIXE)方法对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FVAPD)装置在Al板上合成Ti膜相对厚度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沉积靶室中不同位置大面积合成薄膜的均匀性.通过同背散射分析(RBS)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利用在轻衬底上合成重元素薄膜的PIXE分析可以快速、无损和精确地测量FVAPD装置合成薄膜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96.
三肽基肽酶I(Tripeptidyl Peptidase I,TPPI)是存在于溶酶体中蛋白酶,它能特异地降解寡肽和蛋白质N-末端而释放出三肽.TPP I的基因位于人的染色11p15,含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全长为6.65Kb,编码563个氨基酸残基.TPPI是迟发型婴儿晚期神经元样脂褐质沉积症(Classical late infantil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did,CLN2)的病因蛋白质.由于TPPI的基因突变导致在CLN2患者的溶酶体中线粒体的ATP合成酶的亚单位C大量的堆积.现就TPPI的由来、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997.
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两种基本结构类型.根据旋回的结构变化特征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近完全-完全对称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5种亚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短周期旋回在较长周期旋回中的叠加样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为沙二段1~3砂组进一步的小层砂体划分、等时追踪对比、砂体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沉积体系及勘探方向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藏的发现,展示了志留-泥盆系良好的勘探潜力.通过沉积相、储层、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志留系和泥盆系的沉积体系多样.志留-泥盆系均发育有较好的储层,但是在不同地区,储层的发育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别.构造运动对油气的聚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已形成的油藏可能发生调整.主要的勘探方向应注意寻找保存条件较好的正常充注、破坏程度较弱的古油藏.  相似文献   
999.
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的沉积相、基准面旋回与层序界面特征的综合分析为依据,将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和13个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旋回等时对比法则,运用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层序界面和洪泛面)为优选时间-地层对比位置,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和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进行了等时地层对比和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的沉积充填作用和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影响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宾  袁道先  刘再华 《科学通报》2011,56(26):2158-2161
从土壤及岩生微生物影响岩溶作用的速度和微生物捕获CO2 及诱导碳酸盐形成等方面分析了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指出岩溶作用的速度和碳汇稳定性以及岩溶地区的碳循环与微生物有密切关联. 提出需要结合不同生态环境来定量研究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以揭示生物对环境变迁的响应及其与岩溶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