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7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317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349篇
教育与普及   3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94篇
综合类   1027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甲酸(FA)为流动相,对一些无机离子在硅胶薄层上的色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无机离子的R_F值与流动相中强极性溶剂甲酸的体积百分浓度C_p之间的关系以及所用流动相的溶剂性质参数B值.利用该流动相体系对部分多元离子混合液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运用损伤力学及可靠性方法,分析疲劳循环中防爆膜爆破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安全寿命的计算方法及算图。通过疲劳断口的电镜扫描试验,证明防爆膜的疲劳破坏是由存在于金属内部的微裂纹和杂质所引起。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经过实验对陶瓷湿度传感器永久性老化机理作了分析。文中认为,多孔半导瓷的表面在潮湿气相中存在着极薄的水膜,有溶解、析晶过程和污染上的杂质离子与晶粒表面离子的交换过程;在干燥气相中有蒸发、凝结过程。这些过程导致表面活性离子的替代、溶解和蒸发,使半导瓷表面活性降低,造成永久性老化。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海滩反递变纹层自下而上粒度由小到大,重矿物富集于纹层底部,它是前滨冲流“剪切分选”的产物。原生反递变纹层常被激浪破坏和再造,遇到后期加积海滩过程时,才能保存于海滩层理中。海滩层理的现场观测是研究海滩层理反递变纹层形成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液压凿岩机活塞载荷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活塞疲劳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运用XPS、过渡应答、原位红外等多种物化测试手段在不同反应条件及原料配比下,对Cu/Zn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表征和活性测试。结果断定:Cu0是吸附与活化 H2、 CO和 CO2的共同中心; CO2对反应的加速作用主要是由于开辟了新的反应途径。本文提出的 CO2存在下 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多途径机理解释了实验结果,为直接合成燃料甲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蛋白质对淀粉物料微波膨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对淀粉物料微波加热效果,膨化过程及膨化产品的膨化率,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PI的添加及添加方式不影响微波的加热效果,但会影响物料的膨化效果。与对照样比较,含蛋白质的淀粉物料的微波加热过程有三个阶段,物料的膨化过程也有三个阶段,即加热段,膨化段和固化段。加入SPI会使产品膨化率变小,且若微波膨化前SPI已变性,则产品的膨化率比含等量未变性SPI物料的小,随着SPI含量的增加,膨化产品中的孔隙逐渐变小,孔壁变薄,膨化前未变性的SPI可使孔隙细密均匀,而变性的SPI则会使产品组织结构粗糙,且孔隙尺雨随其含量的变化比较大。随着SPI含量的增加,膨化产品的孔隙率增大,硬度变大,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999.
1000.
毛竹基腐病侵染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毛竹基腐病侵染循环的研究结果:(1)病原菌以菌丝或孢子的形态在病竹,枯立竹和病株残体及土壤内潜伏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2)风、随风和雨和雨水反溅是孢子传播的主要途径;(3)在自然情况下,病菌主要通过幼嫩的无伤表皮侵入寄主体内;(4)通过田间观察和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结果,结合病菌本身的特性可以初步确定该病菌是通过分泌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后进入寄主组织的;(5)该病没有再次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