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萍  董青 《山西科技》1999,(1):47-48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在企业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工业炉窑、风机、水泵等的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人体各部位疲劳损伤问题,提出基于精细积分法的人体各部位动力学响应与分析方法。以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础,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构建七自由度人体与起重机-轨道相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起重机优化参数,通过精细积分法求解人体各部位振动响应。将计算结果与现有人体各部位疲劳损伤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人体各部位损伤情况及振动舒适性。结果表明,人体各部位疲劳程度随轨道缺陷增加而急剧增加;在起重机设计时选取合适的座椅参数时可以提高头部振动舒适性,降低人体头部不适和其他部位的损伤几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后观光时代"。在此背景下三峡库区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忠县良玉故里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尝试性提出三峡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1在自然景观特异性减弱的背景下,特有的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将成为接续型旅游产品,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应成为各景区的迫切任务;2锁定特定市场,细分需求层次,设计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发展理念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变和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协调发展的状况成为了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本研究从系统解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入手,构建由人口系统因子、人口-经济因子、人口-社会因子以及人口-环境因子共4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针对重庆市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要素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中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2)人口发展状况的优劣与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3)重庆市工业企业的"环保搬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显著。本文深化了人口发展内涵的理论认识,并为重庆市人口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促进相关部门的科学考核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的研究了我国区域规划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以此为导向探讨了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主题、价值取向和目标的转变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冲突问题.利益博弈模型显示,在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区域规划背景下,区域合作的纳什均衡条件是相悖的,如何协调区域利益及减少由此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是今后区域规划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用实验方法分析了重油加氢废催化剂中的污染物的特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水浸实验、用碳酸钠沉淀化合物实验以及废渣的淋溶实验研究了废催化剂中有害毒物的浸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为了控制废催化剂污染环境,在反应器中循环注水,再用碳酸钠沉淀出催化剂中的镍化合物,可用于回收镍.废水可直接排放掉,浸出的废渣送炉焚烧24h后装桶填埋掉.  相似文献   
17.
利用5种不同的拼接设计方法对树状柱弱轴螺栓拼接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设计结果分别进行了单调和循环加栽有限元模拟.通过对比,发现这5种设计方法的极限承载力均相差不多.等强设计法试件受力过程中不出现滑移,破坏时最终位移最小.而S-F法试件出现滑移最早,破坏时最终位移最大,与最小的等强设计法试件相差13.6%,表现出较好的半刚性连接性能.5种设计方法试件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在各次循环中强度、刚度没有明显退化,破坏时整体塑性转角等强设计法试件最小,而S-F法试件最大,二者相差25%.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后观光时代”。在此背景下三峡库区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忠县良玉故里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尝试性提出三峡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①在自然景观特异性减弱的背景下,特有的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将成为接续型旅游产品,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应成为各景区的迫切任务;②锁定特定市场,细分需求层次,设计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