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经济增长需求指标,以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为民航运输生产供给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民航运输生产的空间关系。【方法】使用地理加权相关分析计算地理加权相关系数,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空间相关性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模式。【结果】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的空间相关性整体呈东部弱-西部强分布结构;近年来,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生产的空间相关性整体呈减弱变化趋势,中西部地区二者相关性逐年减弱是导致全国空间相关性减弱的主要驱动因素;通常情况下,省市经济规模越大,则它的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的相关性越弱。【结论】受经济产业活动聚集效应影响,东部发达省市经济增长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普遍较弱,中西部省市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较强;尽管近年来全国尺度上经济活动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逐年减弱,但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民航运输对中东部省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资料为基础,构建了一套融合空间数据与GIS分析技术的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旅游资源产品竞争力、市场服务竞争力、旅游保障竞争力3个方面对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了解各区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加权综合发现,各区县综合旅游竞争力划分为3类:一类包括渝中、九龙坡、渝北等12个区县;二类包括大足、万州、巴南等9个区县;三类包括开州、丰都、铜梁等17个区县.最后提出重庆市县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VR-GIS技术的三峡库区三维数字化模拟飞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为例,将VR-GIS技术应用在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三维数字化的模拟中。制作了三峡库区航空影像图、数字镶嵌图、DEM数据和矢量图层。利用ERDAS IMAGINE的Visual GIS模块,集成多层数据,通过人机交互进行参数设定,最终实现三峡库区的飞行模拟。飞行模拟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可以动态地俯视三峡库区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状况,可以获得比二维数字镶嵌图更为直观、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对三峡库区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沿海地区为评判单元,以各评判单元的参评因素数据为基础数据库,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参评因素赋权重值,在Arc View GIS平台上,采用图层因素权重叠加法获得各评判单元海水入侵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求得各地海水入侵平均距离,从而实现山东省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区划。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三峡库区消落带新生湿地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主要包括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生态学研究、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等4个方面。然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深入;与周边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较少;动态研究不足;湿地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划分不明确;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十分薄弱。最后指出,三峡库区湿地研究必将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构,生态系统演替的长期监测,湿地开发与利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热点;长期定位观测技术、"3S"技术、计算机模拟等技术与方法将会广泛应用于三峡库区湿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重庆市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量远大于人均总建设用地量,存在"两栖占地"现象。本文采用2001—2010年重庆市的人口及用地数据从建设用地内部研究城乡之间用地转化,通过测算近10年重庆市城镇化(PUI)、土地利用非农化(LUNI)及二者协调指数(LPUH),分析区域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计算2010年重庆市各区县的PUI、LUNI和LPUH,分析指数间关系,并结合区域特征将重庆市各区县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区,以研究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近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低,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②重庆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空间差异显著,且协调发展区少,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8.
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导致NDVI普遍存在明显的云干扰等导致的噪声。目前最为常用的最大值合成法(MVC)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弱云雾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不能保证获取高质量的数据。为了构建重庆地区高质量NDVI时序数据集研究采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对MODIS/NDVI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并进一步结合质量控制文件对MODIS/NDVI做进一步订正。选择2001—2010年MODIS/NDVI数据进行序列订正效果分析表明,原始NDVI数据存在较多的噪声,不能直接用于年代际时间特征趋势分析。经过HANTS重构、质量控制文件掩膜合成构建的订正的NDVI数据序列对云的影响导致的原始数据偏低现象给予了有效订正,又较好地保留了原始数据的高质量信息,重构并维持了原始数据应有的整体趋势特征,适合用于进一步的时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而三峡库区已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当前的研究印证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耕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方向,河流水面的面积增加显著,但相关变化机制因不同时间和地点有所差异;库区近几年的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现恶化趋势,局部地区经治理后有所好转。但现有研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和变化及其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异性的认识不够,未来应加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比研究,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及三峡水库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与变化的模拟研究,以实现对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未来变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调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库区LUCC与土壤侵蚀、库区水环境、库区利用生态安全、三峡水库可持续利用及全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三峡库区消落带新生湿地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主要包括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生态学研究、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等4个方面。然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深入;与周边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较少;动态研究不足;湿地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划分不明确;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十分薄弱。最后指出,三峡库区湿地研究必将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构,生态系统演替的长期监测,湿地开发与利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热点;长期定位观测技术、“3S”技术、计算机模拟等技术与方法将会广泛应用于三峡库区湿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