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汉之文,意余于言;六朝之文,言余于意;唐宋而降,无体不备无奇不足矣。广南在前朝犹结绳刻木之旧,无所谓文艺也。我朝不弃遐荒,收人版图,设学立教,迄今二百余载,振兴鼓舞,家藏典籍,架列缥缃。近来人文继起,科甲迭兴,文艺皆卓然可观。旧志所刻,虽乏前贤巨制,亦多时彦佳篇,兹悉仍之,惟分类内稍为增益耳。志“文艺”。  相似文献   
12.
对秦汉至唐宋时期历朝的治边方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历朝的治边方略呈现出“守势政策”的特点.这一“守势政策”在不同王朝或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大体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为积极“守势政策”,一为消极“守势政策”.二者虽然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有差异,但本质上均含有保持中原王朝文化优势的“以夏变夷”的思想内容.受封建统治者思想认识水平及民族构成的影响,不同朝代对边疆少数民族或民族政权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元朝、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继承了中国历代治国方略成功经验的同时,都根据所处的时代特点,在云南地区制定并实施了顺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但其政治经营活动在一些做法、手段上亦有较大差异。比较分析元清两朝在云南地区的行政建制、宗王制度与藩王制度、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等重大措施,反映出元清统治者对云南边疆地区的认识程度,客观上体现出内地与边疆一体化进程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民国以降,在构建国族以救亡图存的诉求下,国人一方面通过对新疆族群的辨识与各族群人口与地域分布的描述,使新疆各族群逐渐摆脱陌生、模糊的面貌而熟习化、具体化;另一方面还以"非民族"化的策略来解释新疆族群冲突,以期把其纳入国族的范畴之内。此外,国人还希望通过新疆开发,找出一条在边疆民族危机中整合各族群以形塑稳固的国族来救亡图存的道路。这一努力多少触及到以增进各民族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民族沟通取代民族隔阂,以民族融合取代民族斗争的民族政策,对于当今我国解决新疆民族问题,构建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元明清时期是西南边疆与中央关系构建整合步入正常化轨道的重要战略期。三代封建统治者对建构整合西南边疆与中央的关系十分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试图加快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如在政治上实行内地化管理体制,在民族地区则稍加变通。在唐宋羁縻之治的基础上,元代实行土官土司制度,明朝发展为土司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清初继承明代的做法,对土司制度更加严格、规范,并适应形势发展适时改土归流,同时与边疆割据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封建中央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南边疆成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西南边疆与内地交通联系的畅通,为封建王朝中央整合与西南边疆之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盛世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盛世才与苏联、中共的关系,盛世才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关于盛世才执政新疆的政策及其它相关评价等方面。关于盛世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绩,值得肯定。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来考察盛世才执掌新疆时期的政治行为、思想观念等,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盛世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学术动态     
1.2005年3月7日,由文山州人民政府主办,文山州三七特产局等单位协办,文山州三七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文山三七科技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州成功举办。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分会场,成功地邀请了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詹华强教授等知名专家到校作了精彩的报告。他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介绍了三七科研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我州的三七科研、系列产品开发和三七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对我校生物资源开发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也具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广南府志》卷之三 兵防 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广南地控南交。边防尤宜亟讲。我朝圣圣相承,德威远播,外藩服化畏神,愚尝见保乐州致土同知之土目一缄,措词十分恭顺谦谨,非震摄声灵能如是耶?然兵制为有国者所不废,顾不忽诸?因并记前代兵制附列篇端。志“兵防”。  相似文献   
19.
文山地区有十种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交通不便,开发力度较小,一些边远民族地区仍保留有相对原生态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得不到有效的整理、研究、保护、开发,致使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严重流失的局面,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远未构建起来。要加强对文山民族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一是要转变观念,确立文化力的理念;二是加强宏观规划,尽早进行全面的民族文化资源调查;三是整合力量,加强研究,避免急功近利的民族文化开发;四是民族文化开发要以旅游业为先导,凸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简论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不同的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