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5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377篇
系统科学   677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06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71.
框架-填充墙体系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线弹性及初应力增量有限元法分析砌体填充墙参与协同工作的框架结构体系,由于填充砌体的抗拉、压抗力的显著差弄,填充墙的抗力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填充墙砌体部份首先屈服破坏。若采用配筋砌体或在砌体内加构造柱及卧梁等技术措施,能较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改善动力学特性,对挖掘结构的承载能力,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2.
剪切型多层钢框架抗震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献「1」有关条文为约束条件,框架柱最轻为目标函数,柱截面惯性矩国设计变量,建立了剪切型多层钢框架抗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Lanczos方法求解特征值问题,求出自振周期和振型,并在IBM-PC/XT微机上实现。实例表明,本文研制的优化程度收敛速度快,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3.
74.
电动汽车电量计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了准确了解以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剩余电量,在讨论目前一些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路电压法和安时法测量电池剩余电量的新方法。进一步讨论了计算模型的参数自调整和偏差自校正的思想,并在研制的一台剩余电量计上实现了用开路电压法和安时法测量电池的剩余电量。经初步测试,其误差在5%左右。文中详细介绍了这台剩余电量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75.
根据两榀叠合梁框架、一榀整浇框架的实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叠合梁框架柱和整浇框架柱的受力性能及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梁框架柱的截面应变符合磁截面假定,柱的承载力并不因梁的叠合施工工艺和二阶段受力而降低;柱端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在弹性阶段均滞后于整浇框架,底层柱的反弯点低于整浇框架柱。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提出了坦克车体振动系统模型的简化方式,文中还讨论了增加减振器平均阻尼功率作为评价指标的必要性,给出了悬挂性能参数适用而合理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7.
质心坐标系的运动学逆解由于其空间变换关系中的7个结构参数中有6个是常数且取值总是非常简单以及第4列元素总是包含了第3列元素而使得求解得以简化。求解过程和结果与关节坐标系完全一致。斯坦福机械手的运动学逆解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8.
就某高层办公楼主裙楼高低双筒-框架结构体系的选型、剪力墙数量的确定及布置、结构抗震计算、抗震构造措施和主裙楼的差异沉降及处理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六点支承静基座液压平台的调平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六点支承液压平台的两种调平方法,即位置误差控制和角度误差控制制法,设计了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对自动调平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车辆-路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动力荷载孙璐邓学钧(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当前出现了车辆速度加快、承载增大的状况.由于路面不平整使得高速行车情况下车辆的振动加剧,车辆对路面的作用力不再是常量,成为动力随机荷载.为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