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系统科学   140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3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指出了数据预处理在Web使用挖掘中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Web使用挖掘数据预处理过程,在每个数据预处理的每个阶段给出了一些规则并针对这些规则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预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这些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Web日志挖掘及AprioriAll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Web日志进行挖掘的可能性及其重要作用.通过用户维的引入,对已有的Apri-oriAll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降低了原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特别是在新算法中可以对Web日志数据按用户维进行切片,消除了原算法中的I/O相关性.这不仅使对Web日志数据进行的挖掘活动可以分散地进行,而且使多机连网分布式挖掘成为可能,同时还可以实现对Web日志的增量挖掘和动态挖掘.此外,该改进算法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不仅可以将所有用户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挖掘,而且还可以对不同的用户个体的行为进行独立地挖掘,使挖掘出的结果能够满足对用户个性化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
Web日志挖掘旨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从Web服务器日志文件中挖掘出有用的规律和模式,以此改进网站结构以及实现Web个性化服务。本文提出基于免疫聚类的Web日志挖掘算法,利用人工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用户聚类分析,从而发现相似客户群体、挖掘潜在客户。免疫聚类通过模拟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提取出数据的基本特征,以此概括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实现Web日志数据的无监督自组织聚类。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为更好地解决用户如何从过载信息中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利用RSS标准与内容过滤技术,提出了一种使用Rocchio单次反馈和多次反馈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追踪用户兴趣的概念漂移,自适应用户模型的变化,更好地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一个基于RSS新闻的内容过滤系统(RSS News Filtering).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论述了MiniGUI在资源紧缺的嵌入式图形界面支持系统中所占的优势,并且对它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MiniGUI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可行性。MiniGUI在开发板上的移植缩短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96.
在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当代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这是关系当代美学发展的重大命题。本文通过反思中西方美学的认识论和存在性两种基本方法的历史走向,揭示当代美学研究的发展应当在价值实践基础上遵循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基本方法,从人与对象价值实践发生学的经验历史视野出发,确立经验"知觉模式"在微观审美实践中具有的"在场"本体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当代美学的发展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口是对"经验知觉模式"亦即对于价值实践方式的历史生成给予科学的阐释。当然这已经是审美实践的具体研究,它只表明当代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仅仅在于你"说"的方法应当是正确的,还在于你能够正确的在场"运用"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结合非经典感受野的视觉特性与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自然图像轮廓检测模型.当非经典感受野中的刺激与感受野中心刺激形成一种精确的空间结构时,将对中心产生一种增强效应;另一方面非经典感受野中抑制作用会降低同质成分的响应,我们将这两个机制分别用于增强光滑的轮廓和减少背景中与结构无关的干扰成分.利用逻辑回归概率模型将感受野中的信息与来自非经典感受野中的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并根据图像的手工标注数据库,通过学习方法获得一组最优的模型参数.自然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轮廓检测方法能极大地抑制来自纹理的局部边缘,减少虚假轮廓,同时能增强具有一致空间结构的成分,避免轮廓缺失.最后利用Berkeley图像数据库定量地评价了我们方法的性能,并与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不仅为复杂场景中的轮廓检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策略,并有助于对生理视觉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8.
随着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以其便携和移动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分布式虚拟环境当中。在支持移动终端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切换是体现移动终端交互特性以及移动特性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切换策略大多以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作为是否需要进行切换的唯一依据,但是由于获得RSSI的信道扫描阶段较为耗时不能满足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用户对实时性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在WLAN环境下支持移动终端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中一种基于用户QoS的切换策略。该方法通过对应用层可检测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用户QoS综合作为信道扫描时机的判定条件。通过减少扫描次数,达到降低扫描延迟的目的,并在扫描/切换过程中采用DR(Dead Reckoning)算法来降低系统延迟造成的用户跳变感。试验证明,该方法较传统的切换策略更为灵活,对系统造成的延迟更小,并能很好的满足用户QoS需求。  相似文献   
99.
以车耳营民俗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分析乡村旅游效应问题.结果表明:根据SPSS分类结果将该地区认知类型划分为典型积极型(I组、II组)、退却型(IV组、V组)、冷漠(VI组),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85.56%、10.60%、1.92%.其中,积极性认知类型组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旅游影响,退却型认知类型组没有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对旅游影响体会不深刻,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影响完全否定或者极度夸张.从不同认知类型组看,积极型认知类型组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资源环境效应持肯定态度,而对道德文化效应和生存环境效应持中立态度;冷却型认知类型组认为旅游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旅游区居民自身经济状况未得到改善,对社会文化效应持中立态度,而对道德文化和环境的负面效应感知强烈;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均持否定态度.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旅游感知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和"是否本地人口"是影响旅游经济效应感知层次的的关键因子,"家庭人均年收入"、"性别"、"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对居民感知旅游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王成初 《山西科技》2000,(6):33-33,32
用一根电话线,一个MODEM实现多台机器共享上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