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7篇
综合类   10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在生物农药生产过程中,粉碎能耗占据了生产成本的10%以上。采用纤维素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固体发酵的培养基进行前处理,得到一种易粉碎的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发酵所得产品后处理能耗明显降低,且和原培养基发酵产品的效价相当,证明纤维素酶的加入没有影响菌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42.
采用纤维素复合酶处理豌豆秸秆粗饲料,研究其营养特性变化。添加纤维素复合酶1‰后,粗饲料豌豆秸秆中可溶物含量有所提高,在6 h、12 h时差异极显著(P〈0.01);酶解率有所提高,在24 h、36 h和48 h时差异极显著(P〈0.01);NDF、ADF、HC、ADL和CEL在48 h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3.
蕉皮酚酶催化反应的抑制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防止果蔬褐变需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本文用新方法从香蕉皮中提取出多酚氧化酶,用氧电极测出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7,温度为25℃;测定反应活化能等于23.6kJ·mol-1,米氏常数为1.58×10-2molL-1。研究了九种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肉桂酸抑制剂的抑制动力学及机理,得出肉桂酸为竞争性抑制。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出蕉皮酚酶中含有铜离子,并探讨了铜离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聚苯胺修饰电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苯胺电化学聚合时溶液介质种类和pH的影响,表明在中性溶液中电聚合得的循环伏安图与酸性溶液申明显不同,无还原峰出现,且峰电流随扫描次数增加而下降。报道了氯离子掺杂的聚苯胺膜对一些阴离子均有电位响应,测定了一些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同时研究了聚苯胺-GOD和聚苯胺-二茂铁甲酸-GOD修饰膜电极的制备条件和性能。  相似文献   
45.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lide)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赤子爱胜蚓整体组织匀浆的抽提液,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及在FPLC仪上用Mono Q柱分离,可以纯化到多种组分的纤维素酶,研究了它们的酶学性质,证明均为C_X酶。  相似文献   
46.
以D.S.D.酸为桥基,氯三嗪为活性基,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苄基膦酸、对-氨基苯磺酸为尾基合成了三只对称型无色活性配基,其结构经波谱法及色谱法验证;比较了它们对碱性磷酸酶的纯化功能。结果表明:以苯甲酸及苄基膦酸作尾基者效果较好,回收率达80%以上;配基浓度及缓冲液pH值对回收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7.
分别采用丙酮沉淀、硫酸铵分步沉淀和柱层析技术从链霉菌85—39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APH(3′)抑制剂85—39,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抑制剂85—39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的水溶性多肽物质,对APH(3′)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该抑制剂经丙酮沉淀后的水抽提液对热、碱较稳定,对酸较不稳定,但经离子交换柱初步层析纯化后,其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8.
利用水双相分配分离法从玉米根细胞提取原生质膜囊泡。其质膜成分特异的K~+,Mg~(2+)—ATP酶活性比膜粗提液高1.67倍。其他细胞器标记酶活性在质膜组分中很低或没有。特异染色电镜形态学定量统计表明质膜组分中90%以上是质膜囊泡。去污剂刺激ATP酶活性实验证明,约92%囊泡是正面向外的。应用此法也证明NAD(P)H—氧化酶可能是跨膜存在的,其催化Fe~(3+)还原的位点可能在膜的内侧。应用高盐冻—融法并结合水双相分配分离法处理正面向外囊泡,可获得内翻外质膜囊泡,实验证明它不仅纯度高而且封闭。  相似文献   
49.
在连续流动带搅拌的反应器中,突然导入固定化的酶粒子,随着流入反应器的流速不同,存在着两类响应:最小型和衰减型响应.这些响应可由临界Thiele模数决定,当Thiele模数大于临界值时,流出反应器的底物浓度呈衰减性响应;否则,呈最小型响应。决定不同响应的临界速度可由简单的实验方法求出,从而可决定反应速度常数。本文除扼要叙述这种方法的理论推导外,通过对固定化α-葡萄糖淀粉酶的动力学实验,证明随流入反应器流体流速的变化,的确存在两种不同的响应,并可确定临界流速及反应速度常数和Michaelis常数。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专性CAM植物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和兼性CAM植物长药景天(Se-dumspectabile)的NAD-苹果酸酶进行比较研究,在反应系统含5mmol/LMnCl_2,50μmol/LCoA,5mmol/L DTT,pH值为7h,其苹果酸饱和曲线均为双曲线,且瓦松的NAD-苹果酸酶对苹果酸极为敏感。光对该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该酶对温度较敏感,其最适温度为55℃。晴天的酶活明显比阴天高;即使在阴天,瓦松的酶活也较高。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瓦松的酶活高于长药景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