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3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建立区域地质构造模型,以岩性分布和地应力测量为边界力学条件,确定了矿区区域岩体应力分布规律:矿区区域岩体应力状态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断裂构造的叠加扰动使原岩应力场重新分布.鹤壁六矿岩体应力状态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起控制作用,构造应力区的分布决定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分布.这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局部检测和解危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3.
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假设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福建省65座城市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对皮尔逊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符合耿贝尔分布,且频率分布与暴雨历时长短无关,也不存在地区性区别,可采用耿贝尔分布作为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型式.  相似文献   
34.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获得HBV标志物(HBV-M)多种组合结果模式.其中少见结果模式难以免疫学的一般原理解释,也不易判断其临床意义.本文5000余例样本例证了少见结果模式的存在,并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重要的结果模式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35.
毛泽东关于新诗和旧诗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诗歌理论。他关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提倡,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倡导,诗歌的形象思维以及新诗和旧诗的出路等问题的论述,对我国现当代新诗与旧诗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探求毛泽东诗论框架及其价值,有利于发扬民族传统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也是毛泽东诗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6.
心理学史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既是研究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真正基础,也是实现心理学统合的一种力量。论述了研究心理学历史的意义和基本立场。认为分析心理学历史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心理学发展的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教育是一种人道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理论发展和历史及现实的需要看,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这对于帮助我们认识教育的本性和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上个世纪的亚洲美学家们往往依据西方美学传统的基本模式来考察各种美学问题;但实际上,亚洲各国也有自己的与西方不同的美学传统。通过对中西美学传统的比较性考察,探讨中国美学在21世纪人类美学的总体发展中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从中国美学的视点看,美不仅在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具有单纯审美的意义,而且更在人的存在自身中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人不仅是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而且首先是人自身美的存在的创造者。事实上,只有当人自身的存在首先在形而上的意义上达到了美的层面时,人才有可能一方面在外部世界中创造出审美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内心世界中形成审美的心理。中国美学的这一洞见无疑能够大大扩展21世纪人类美学的理论视界和研究内容,使其超出西方美学传统的有限观念,甚至将其提升到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层面,从而使其对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9.
西藏阿里地区夏康坚雪山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冈底斯构造带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根据该地垒两侧冰碛阶地的发育特征及ESR测年结果,可推断该地垒的主要形成期是中更新世.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成因是在白垩纪早期的古隆起基础上,东西向断层的右行剪切走滑和隆升活动的联合作用下而形成.  相似文献   
40.
 考虑实测角分布和角半径的关系,在实测角分布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用MonteCarlo方法推导出1个统计意义上的最佳角半径.并通过全天区搜寻的方法去探测1个带有γ射线暴的模拟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