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对铁法煤田大兴井田4#煤层中发育的砂岩、砾岩体的研究,指出它们均为河道沉积产物,并从中识别出了聚煤早期河道正常沉积、聚煤期后河道水携物与坍塌物混积和河道泥石流沉积三种成因类型,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岩相和空间发育特征,这将有益于揭示其平面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指导采场的科学设计和修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以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基础,把西露天矿区元宝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湖泊三角洲体系和扇三角洲体系、冲积扇体系、曲流河体系、辫状河体系.比较详细地剖析了各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再现了聚煤期及其前后的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3.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成因及地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研究其地质构造、水源补给、浅部冷水混合作用影响等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地热田成因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压差的作用下,近东西向导水断层汇集补给区大气降水,并成为地下深部径流通道,地下水经正常或偏高的大地热流加热后,在近东西向断层与导水性差的另一条断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带上涌形成地热田。  相似文献   
5.
煤层冲刷带的分类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以冲刷带的分类及其命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阐述了煤层冲刷带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并好煤层顶板本等科对煤层冲刷带的预测作用预测方法步骤及预测实例。  相似文献   
6.
阜新盆地王营井田侵入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岩石种属和岩体产状阐明了阜新盆地王营井田侵入岩特征,揭示了侵入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论述了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先存构造、地层埋深、煤岩层性质等因素对该井田侵入岩体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采用钻孔与矿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轴迹方位为NE10°±、NE22°±、NE43°±、NE65°±和NW34°±5组褶皱及相关断层的发育特征:阐述了地质构造对煤层发育、赋存状况的控制作用;指出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中生代的3个成盆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火山-沉积盆地的发育阶段、中侏罗世晚期火山-沉积盆地的重现阶段、白垩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再现阶段)、3次褶皱幕(中侏罗世早期末褶皱幕、晚侏罗世末褶皱幕、白垩纪末褶皱幕)以及新生代的2次构造挤压运动,自早至晚形成的各期压性构造面走向呈现逆时针偏转之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阜新盆地内沙海组和阜新组聚煤区的分布、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分析,论述了盆地内聚煤区的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并探讨了构造活动对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铁法盆地属于晚中生代的NNE向半地堑煤盆地,北西西系是其主要的成盆期构造.在对铁法盆地的同沉积构造进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划分了纵向同沉积构造单元和横向同沉积构造单元,分析了各同沉积构造单元的聚煤条件、控煤特点,总结出其对富煤带和聚煤中心的控制作用,确定了中部较缓慢沉降带、东部缓慢沉降带中近岸浅水湖泊区及湖缘三角洲平原为远景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沉积学理论,阐述了辽西喀左杨树沟和卧虎沟地区北票组由河流体系、湖泊体系构成;进而分析了河道相、河岸相、泛滥盆地相和滨浅湖相、湖泊三角洲相(包括分流河道、沼泽及泥炭沼泽、间湾、河口坝和远砂坝、前三角洲等成因类型)、深湖相及浊积相的主要特征;重塑了该区北票组沉积环境演化史及聚煤环境;最后,指出卧虎沟地区北票组是今后找煤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