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1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4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电液伺服阀的控制是数控弯管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通过利用增量式PID控制方法,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计数器/定时器及数模转换器,实现了对电液伺服阀的准确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弯管质量和重复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2.
根据红粘土工程地质的特点及工程设计计算,针对基坑工程中悬臂支护桩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在土压力计算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3.
针对在受限空间内工作的行波管阵列所面临的多热源、高热流密度、高散热功率冷却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热管冷板.在自行设计建立的试验台上,对新型热管冷板在大倾角下(60°≤θ≤90°)工作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总功率P(1600—4000W)和不同冷却水流量Q(100—400L/h)下,热管冷板均能在3—15m in内正常起动.除了P=1600W、Q>300L/h情况下的冷板均温性不能符合行波管冷却要求外,其余试验工况下冷板壁面的最大温差ΔTmax<10℃,冷板壁面的最高温度ΔTmax<70℃,热管冷板的总热阻<0.01℃/W,表明新型热管冷板具有优异的均温高效传热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型热管冷板的均温高效散热性能,必须保证其在匹配的冷凝段冷却条件和蒸发段加热条件下工作.在试验的倾角范围内,随着倾角的增大,热阻单调递增;冷却水流量增大或加热功率增加时,热管冷板的换热增强,热阻减小.  相似文献   
54.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测试的多次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识别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测试中桩基缺陷的程度和深度.必须进一步研究速度信号中多次波的影响.利用反射波法成功地模拟出桩基动测中包含透射和多次反射波影响的速度曲线,可处理任意个不等距反射界面的情况.使得应力波在桩基中的传播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多次波反演新方法.可以反演包含透射和多次反射影响的速度波信号.该方法只需准确识别每次的第1个速度波.就可以准确识别桩基缺陷所对应界面的波阻抗变化规律及其对应深度.数值算例说明该方法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理论修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复合模量是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关键指标,目前主要采用面积加权公式计算复合模量,实践证明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大误差·在考虑桩长、桩端土性质对复合模量的影响后,利用复合地基桩体的承载机理对复合模量面积比公式进行修正·通过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利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的沉降值比利用面积比公式计算更接近实测值·分析表明复合模量随着桩长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桩土模量比越小,变化幅度越大·同样,随着桩端土刚性的增长复合模量也逐渐增大,但桩土模量比越大,变化幅度越大·因此应把桩土模量比作为复合地基类别的判据·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大跨度斜拉索输油管桥模型实验的相似条件,并以某大跨度管桥为例,采用两种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某大跨度斜拉索输油管桥固有振动进行了模型实验,通过实验,测得到了管桥的前几阶自振频率并与有关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验证了文中的实验方法的可靠性,提出的实验方法可以用于预报类似柔性结构体系的固有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57.
通过工程实践 ,阐述了采用静压锚杆桩对一栋严重开裂倾斜的扩建楼进行纠偏加固处理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58.
乙醇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三维内微肋热管的强化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首次报道了以乙醇为工质的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实验范围内,与光管相比,竖直放置时,沸腾换热系数可以提高98%—190%,凝结换热系数可以提高76%—178%。三维内微肋结构能够同时明显地强化热管的沸腾换热与凝结换热,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管的内热阻。  相似文献   
59.
以CNC数控弯管管材复杂空问成形的工程问题为背景,用三维弹塑性大变形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管材在特定模具下的成形过程,并且编制了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程序。实现了管材弯曲成形过程的模拟,获得了设计模具和确定工艺参数的有关参考数据。通过实际管材在CNC弯曲过程中的计算,得到内部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形。再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于模具设计、弯管数据的修正,管材的材质、直径、壁厚的选取,以及加工中管材的弯裂、管壁起趋等现象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
自平衡法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新的静力试桩法——自平衡法,因其方法独特、操作简便、试验精度高等特点已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该法的测试原理、试验装置、测试步骤及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分析了该法与常规静载试验方法测试原理的不同之处;提出了用荷载相等(Q1^i=Q2^i)的原则,将该法测试结果转化为常规静载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提出的处理方法使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更加容易,而且得到的桩极限承载力数值偏于安全,使自平衡法更具有实用性;最后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