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13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研究红曲霉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的过程中,获得麦角固醇含量较高的红曲霉菌株,从中选择两株进行产生红色素条件因子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甘油、大米粉、温度、pH对产生红曲色素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54.
宣威火腿的瘦肉含蛋白30.38%,脂肪10.94%、氨基酸5.6%.整只平均含蛋白17.6%,脂肪29.1%,氨基酸5.6%.瘦肉中除含有人体需要的磷、铁、铜、钙、镁、钾等元素外,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_1、B_6、B_(12)、生物素、胆素、叶酸、肌醇、全生酸、菸草酸等),特别足维生索E,每100克瘦肉含45毫克E.宣威火腿的鲜味主要来自谷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和肌苷二肽等,它的回甜味则来自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 CO-W-P电刷镀层加热时结构的转变。实验测定了镀层的等温和变温晶化综合动力学曲线及各种动力学参数。提出了瞬时晶化温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晶化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发现晶化伴随有一个硬化效果很强烈的沉淀过程。CO-W-P刷镀层能显著增进热模具的使用寿命,主要原因在于模具成形时,同时发生晶化和沉淀析出过程,产生二次硬化效应,提高了模具表层的红硬性以及热磨损抗力。  相似文献   
56.
以野外调查材料和工程地质勘察及人工大型切坡后出露的剖面等资料为依据,给出黄土高原南部黄土地层中存在的两个特殊构造。即黄土层中棕红色古土壤条带的特殊厚度和间距;黄土层中的镶嵌构造,论述了特殊构造的形态、成因、结构和地貌部位。  相似文献   
57.
用有机溶剂从粘质赛氏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 Bizio)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红色素。该色素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其它测试,表明其为含羧基的共轭多烯烃化合物,属于类胡萝卜素色素,化学式为C_(20)H_(32)O_2。它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光敏感。金属离子、防腐剂对它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8.
用透射电镜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电针、吗啡和Tb~(3+)镇痛期间,小鼠不同脑区亚微结构Ca~(2+)分布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吗啡和Tb~(3+)都使小鼠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下丘脑的髓鞘、线粒体出现大量沉淀颗粒。在电针、吗啡和Tb~(3+)处理前预注钌红对在髓鞘上的沉淀颗粒没有明显影响,但使线粒体内沉淀颗粒显著减少。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证明,这些沉淀颗粒的主要成份是钙。结果提示,从Ca~(2+)分布的改变看,电针,吗啡和Tb~(3+)的镇痛作用十分相似,三者的镇痛效应可能是通过神经细胞膜内、外Ca~(2+)的移动来调控的。  相似文献   
59.
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721菌株不仅能产生红曲色素,而且还能产生麦角固醇。在100g干菌体中可获1g以上麦角固醇。该菌株以大米粉培养基培养最适宜,发酵周期为96h,产生的麦角固醇最高吸收值为281nm,产生的红曲色素平均色价约为80。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方法对中国北方4个新近纪红黏土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和化石动物群时间序列进行区域对比。结果黄土高原新近纪红黏土沉积以来发生了5次大的气候事件,气候事件的分界线在粒度、磁化率年龄曲线上特征明显,反映的气候特点与化石动物群演替性质完全一致。结论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古气候演化过程的气候事件均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的发展相联系。时间上,南北气候演化事件基本同步;空间上,北部较南部地区变化剧烈。5次气候事件从下到上表现为半湿润、半干旱、湿润、干旱与湿润交替、干旱的气候演化特征;相应动物群生态类型表现为草原-疏林草原、草原为主的疏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与森林交替到草原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