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解决受限可重构机械臂在完成任务时的最优构形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adaptive coarse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s,ACPGA)的构形确定方法:以关节模块和连杆模块的加权和为目标函数,在满足可达性、关节转角限制和避免构形奇异的约束条件下,综合考虑模块数量和连接方位,确定可重构机械臂在受限空间内完成任务的最优构形.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构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针对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3DLCS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基于FPGA的可重构实时三维激光彩色扫描仪.介绍了系统基本测量原理和系统总体构成,设计了基于FPGA处理器的硬件系统结构,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由FPGA处理器完成提取图像中激光带中心线、人头轮廓线和中心颜色线等算法.对三维重建有用信息经计算机接口送入主机,在主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和三维构型.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目标的三维和色彩信息,并在计算机上重建和显示立体三维图形.列出了实验结果.采用FPGA专用集成电路和主从式系统结构,大大提高了物体三维信息获取的速度,显著的改进了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63.
针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天线的智能化和高集成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S PiN二极管的硅基固态等离子体可重构天线,S PiN二极管作为天线基本辐射单元设计在高电阻率的硅衬底上,通过施加合适的正向偏压在本征区内部形成固态等离子体区域,从而有效提升了天线系统集成度和动态可重构能力.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二极管本征区内部固态等离子体浓度超过了1018 cm-3,基于优化S PiN二极管的新型高集成可重构单极子天线通过控制天线不同单元的导通与截止实现了谐振频率在8.83 G H z和9.71 G H z的两种工作状态,在不同模式下的最大增益分别达到了2.04 dB和1.68 dB.天线其他辐射参数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为高性能可重构天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管控一体化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布式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系统功能块标准(IEC61449),提出了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管控一体化的可重构控制模型(NFRCC模型).NFRCC模型在实现生产线底层自动化设备分布式控制的同时,使生产设备间具有相互通讯和协调的功能,同时可获取自身物理状态及运行参数.目前系统通过工程测试,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5.
ReSim:一个面向可重构处理器的仿真平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reconfigurable multimedia array processor)面向视频高清编解码提出的灵活互联、计算资源密集、易于扩展的结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分层设计、时钟周期精确的可重构处理器仿真平台ReSim.该仿真器基于3级软件框架层次搭建,设计了可快速仿真多种互联结...  相似文献   
66.
针对阵列天线频带窄的缺点,在参差调谐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有源单元上引入开关可控矩形槽的方法,使天线工作在两个相邻的频带,从而达到天线总体带宽的展宽。根据该类型天线单元的谐振特性,研究了开关可控矩形槽展宽频带的原理,并设计了引入矩形槽的平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工作在频率范围为2.21~2.49GHz的频段上,-10dB下的相对带宽约为11.6%,比采用参差调谐法进一步展宽了天线带宽,实现了天线方向图的可重构。  相似文献   
67.
文章针对可重组制造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故障分类,在构造制造系统结构模型和诊断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灰关联理论结合模糊数学相关方法,通过新的诊断指标的使用,为可重组制造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套新的可诊断性与可检测性分析方法;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宽带(UWB)天线,其工作频率从3.1 GHz至10.6 GHz,频带宽度达7.5GH。该天线具备4.9 GHz至5.9 GHz频带的带陷功能,可实现超宽带带陷谱与超宽带非带陷谱间的重构。该天线采用具有双阶梯下切角的平板单极子结构,其接地面上刻蚀一U型槽。在槽线的中间位置,嵌入一可控PIN二级管。该结构的特点在于U型槽、PIN管、控制单元和UWB收发系统位于同一平面,克服了异面结构中PIN控制引线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简捷而精确。该天线的设计、分析和优化采用时域有限积分技术(TD-FIT),其数值结果与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证明该天线具备超宽频带的同时,可实现对特定频带的良好的带陷与重构。  相似文献   
69.
针对现有天线尺寸对材料属性的过度依赖、天线隐身与辐射性能的固有矛盾、以及天线波束可重构方式和性能受限等瓶颈问题,着重讨论了利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场增强、场束缚及慢波效应对天线进行赋能的技术,包括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天线小型化技术、雷达散射截面抑制技术、以及波束重构技术,为新型天线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宽带系统中的可重构模拟基带电路.该电路采用全CMOS工艺,由低通滤波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2个模块构成.低通滤波器可通过模拟控制电压调谐转折频率,调谐范围130~430 MHz,不仅兼容了WiMedia与中国标准,而且适用于更高频率的模拟基带信号处理;跨导放大器采用适用于低电压和高频率的Nauta结构,讨论了该跨导结构的共模稳定电路的设计参数对滤波器频率准确性的影响.整个模拟基带链路可以通过数字控制调节增益,其可变增益范围0~44 dB,增益步长1 dB,适用于不同的传输距离.为了避免高链路增益情况下失调的影响,加入了直流失调校正电路,并讨论了直流失调校正电路对主电路增益准确性的影响以及优化设计.设计采用0.18μm CMOS工艺,1.8 V电源电压.在实现可重构功能的同时,仍然拥有零增益时12.5 dBm的IIP3,在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