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11篇
系统科学   114篇
丛书文集   157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48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63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991.
贴壁细胞图像中细胞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细胞内部分区域与细胞边缘具有相近的灰度,部分细胞边缘较细或者断裂,为后续正确的分割计数带来了困难。传统的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很容易造成过分割和欠分割,前者得不到完整的细胞边缘,后者使细胞内部出现大量杂质点。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利用Gabor滤波器的方向性滤波特性对细胞边缘进行增强,然后选择细胞边缘对应的高灰度点作为种子点进行8连通约束的区域生长,最后对区域生长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闭运算消除小的空洞和毛刺,得到完整的细胞边缘图像。与阈值法和边缘检测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效果较好且对噪声不敏感。  相似文献   
992.
2010—2011年宾川县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宾川县麻疹有效接种率状况,为预防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10-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10-2011年共检测麻疹血液标本781人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生率95.5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达96.36%,0~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94.56%。结论:宾川县近年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成效明显,人群麻疹IgM抗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要继续抓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注重接种质量和效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报告原发膀胱小细胞癌1例并研究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以无痛性全程血尿就诊,发现膀胱右侧壁肿块,病检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oA、NSE阳性,行TURBt两月后复发,随即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原位排尿术,随访1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此病少见,恶性程度高,尽管其临床特征同移行细胞癌相同,但治疗方案并无统一意见,治疗需多种手段共同干预,包括手术和放、化疗。  相似文献   
994.
为深入了解细菌HT-6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琼脂柱对接法观察细菌HT-6对致病疫霉空间位点的竞争,铬天青(CAS)培养基观察嗜铁素的产生,硫酸-蒽铜比色法和水杨酸浓硫酸比色法分别比较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同时以致病疫霉及其细胞壁制剂(CWP)为诱导物,采用平板透明圈法观察HT-6产生的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DNS法测定酶活并评价含有2种酶的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单独接种在PDA琼脂柱上的致病疫霉能沿琼脂柱生长并迅速扩展至黑麦固体培养基(Rye)表面生长,与致病疫霉菌饼对接的HT-6也能沿着琼脂柱生长并扩展至Rye培养基表面迅速蔓延,而与HT-6对接的致病疫霉菌丝体仅在PDA琼脂柱上生长,没有扩展至Rye表面,被HT-6的生长所阻止;HT-6能产生嗜铁素,致病疫霉不产生嗜铁素;HT-6对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75.66%和69.05%)均显著高于致病疫霉(55.97%和56.87%);HT-6菌株单独培养时不产生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但致病疫霉菌体和CWP均能诱导HT-6产生这2种酶,其中菌体诱导后的2种酶活,分别为6.638、2.913 U,均显著高于CWP的诱导处理(1.326、1.289 U,P<0.05);CWP诱导后含有2种酶的HT-6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为33.25%),但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的HT-6菌液原液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1.33%).这表明HT-6能够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致病疫霉诱导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抑制致病疫霉,其中以空间和营养竞争为主.  相似文献   
995.
研究Caco-2细胞吸收转运模型(模型Ⅰ)和吸收转化模型(模型Ⅱ)对铁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效果.用不同浓度,pH的硫酸亚铁溶液及稻米分别处理两种模型的Caco-2细胞单层22 h后,测定两种模型细胞铁吸收差异.结果表明Caco-2细胞铁蛋白形成量随铁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模型I高于模型Ⅱ,当铁浓度≥25μmol.L-1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细胞铁蛋白形成量和转运铁量均与pH呈负相关,两模型间达到显著相关(p0.05).模型Ⅰ和模型Ⅱ均可用于膳食铁生物有效性评价,高铁浓度时,模型Ⅰ效果优于模型Ⅱ.  相似文献   
996.
 分析了中国氢气应用和生产的现状,利用实际工业生产数据,根据工业氢气制取、转化的应用原理,得出了中国氢气消费总量与相关化工产品产量的数量关系,确定了目前中国工业氢气的生产能力和副产氢资源。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50年前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对应的氢能需求及面临的供应选择。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目前中国的规模化工企业的生产现状,每吨合成氨耗氢量178.18~182.44kg,每吨甲醇耗氢量126.45~142.26kg,根据2007年中国合成氨和甲醇的产量,对应氢气消费量分别达920万吨和130万吨。根据中国炼油加氢工艺耗氢量和近年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加工量,耗氢量达180万吨。合计中国工业氢气消费量超过1200万吨,年均增长速度9%。此外,中国是世界重要的烧碱、钢铁和焦炭生产大国,根据每生产1吨烧碱副产270m3氢气,氯碱工业每年副产氢气约41.57万吨,同时1m3的焦炉煤气可制取约0.44m3的氢气,中国焦炉煤气蕴含563.86万吨的副产氢资源。合计超过600万吨的副产氢资源可供应686万辆燃料电池大客车或2703万辆乘用车的运行,是未来重要的车用氢能来源。通过设定缓慢、中等、快速发展情景假设,中国副产氢资源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在缓慢情景下到2050年对氢能的需求,在中等和快速发展情景下分别支持到2046年和2040年对氢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长庆超低渗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超低渗砂岩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时,可动流体及其赋存特征是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实验及离心实验,对长庆油田的6块超低渗砂岩储层岩样进行离心标定,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寸喉道控制的可流动孔隙空间大小,结果表明,对于长庆超低渗储层砂岩,以往低渗储层砂岩离心法所用的经验值1.38MPa已不再适用,最佳离心力应为2.07MPa;有效喉道半径下限为0.07μm,T2截止值为12.47ms。将实验结果与长庆油田的另外3块特低渗砂岩、6块致密砂岩岩样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长庆超低渗砂岩岩样大喉道控制的可动流体百分数小于长庆特低渗砂岩岩样,而大于长庆致密砂岩岩样。  相似文献   
998.
哺乳动物克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试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问题,介绍了当前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动物克隆涉及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着重介绍了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和重组胚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骨组织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如今,BMP-2的商业生产所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这里建立了一种方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从中国地鼠卵巢细胞系(CHO)培养上清中纯化出来.该方法由三步组成:肝素亲和层析,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得率约29%.从1L培养上清中能得到约0.26mg的纯度在95%以上的rhBMP-2成熟二聚体,并通过异位成骨实验组织学分析证实了其生物活性.因此,该方法在CHO培养上清中纯化rhBMP-2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使用葡萄糖糖氧化酶(GOD)和漆酶(Lac)分别做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与阴极,构成了GOD/Lac酶生物燃料电池.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酶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GOD和阴极催化剂Lac在碳布基底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GOD与Lac在该修饰电极上均完成了一个直接、可逆的电化学过程,保持了自身的生物学活性,为成功构成GOD/Lac酶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一个必要条件.其二,采用葡萄糖作为GOD/Lac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燃料,氧气(O2)作为GOD/Lac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燃料,使用充放电仪测得该GOD/Lac酶生物燃料电池在38.5 mV处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0.108μW·cm-2,电流密度为2.75uμ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