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90篇
系统科学   372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9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41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进入数字图书馆时代,知识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严重制约数字化服务水平提高的管理模式与服务主体不匹配的矛盾,有利于构建知识发现与创新的知识管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导航和服务。  相似文献   
932.
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联盟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联盟的运作方式,以此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3.
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若干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934.
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中存在的信息过剩和信任缺失问题,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阐述了在移动环境中运用协同过滤进行个性推荐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935.
知识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关系上论证了知识管理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由之路,进而设计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及知识管理的环节与过程。  相似文献   
936.
图书馆知识服务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知识服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性质、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对图书馆如何实现知识服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37.
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要实现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顺利过渡、转型,从目标达成角度说,至少必须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938.
论知识服务与情报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报服务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和提高情报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阐述了知识服务、情报服务的内在联系,指出知识服务是情报服务的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了知识服务实现情报服务的创新以及知识服务提升情报服务的创新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9.
知识图谱技术对汽车高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汽车故障知识图谱构建存在着实体识别模型效果不佳、无法解决嵌套实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全词掩码的预训练语义模型、加入对抗训练和改进嵌套实体识别模型的方式提高实体识别模型效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嵌套实体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F1指标、P指标、R指标上相比基线模型分别提高了3.56%、4.08%、3.05%,相比其他模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所提模型对汽车维修领域实体识别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基于构建的汽车故障知识图谱,实现了汽车故障知识智能问答原型系统,展示了知识图谱技术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0.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that researchers draw upon when designing a research project by distinguishing four types of “project knowledge”: goal knowledge, which concerns possible outcomes, and three forms of implementation knowledge that concer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ject: 1) methodological knowledge that specifies possible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 chosen goal; 2) representational knowledge that suggests ways to represent data, hypotheses, or outcomes; and 3)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hat helps to build or navigate the material and social structures that enable a project. In the design of research projects such knowledge will be transferred from other successful projects and these processes will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modes of resituating knowledge. The account i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a case from the history of biology. In a reciprocal manner, it enabl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episode in question: around 1970, several researchers who had made successful careers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working with bacterial model systems, attempted to create a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One of them was Seymour Benzer, who designed a research project addressing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behavior in Drosophi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