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6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中岭煤矿1103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将该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划分为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3部分,结合该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对所采用的穿层钻孔、扇形钻孔、交叉钻孔、高位钻孔、大直径钻孔、采空区埋管和专用回风巷7种瓦斯抽放方法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采用分源治理原则在三维空间实施综合治理方案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将发动机三维CFD程序KIVA-3V与化学动力学程序CHEMKIN Ⅲ及DETCHEM相耦合,模拟了催化燃烧对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发动机以甲烷为燃料,其表面和空间氧化反应采用了详细的动力学机理.利用此模型分析了活塞顶催化剂铂(Pt)或铑(Rh)涂层对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缸内温度场及HC、CO、NOx 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燃烧会使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提前,同时能降低HC、CO的排放,但会提高NOx 的排放;在相同工况下,相比催化剂Pt,催化剂Rh使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提前的幅度要大,同时HC的排放要低,但CO及NOx 的排放要高.  相似文献   
93.
平流层CH4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O3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年10月到2005年11月的HALO3E卫星观测资料,对全球70°S~70°N范围内平流层100hPa到1 hPa的大气CH4混合比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CH4混合比在平流层是随高度上升而逐渐减小的.平流层中上层CH4变化存在年循环,而平流层中下层CH4变化存在半年振荡(SAO3),且南半球平流层CH4的季节变化振幅要大于北半球,特别是平流层中上层.平流层各个高度上的CH4基本呈纬向分布,但是不同高度上分布特征有所差异;②平流层CH4混合比变化存在3个月,10个月,准25个月和准45个月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但是3个月的短期变化和10个月的年循环只在1996年之前明显;③不同高度上,CH4和O3变化的相关关系是不同的,CH4对O3的破坏作用并不是存在于整个平流层,似乎是在有的高度上相关关系明显,有的高度上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单井间歇注气开采煤层气生产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述了注气开采煤层气生产过程,分析表明间歇注气生产模式的增产机理主要是竞争吸附置换,而边注边采生产模式主要是驱替;反映基质孔隙扩散能力的综合传质系数不仅影响煤层气井的生产能力,而且影响矿井煤与瓦斯的突出;建立了单井间隙式注气开采煤层气的扩散渗流数学微分方程组;注气过程和采气过程渗流方程式形式相同,但质量源的流向不同,生产井内的边界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95.
杜龙飞  王云龙 《山西科技》2008,(1):57-57,60
利用燃气的互换性,文章分析了太原市利用煤层气作为应急气源的可行性探讨,并对应急供应模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6.
微生物在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中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2O和CH4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生物排放源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过程.其中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N2O的重要排放源,厌氧土壤通过反硝化作用能将N2O还原为N2,是N2O的弱的汇.CH4主要由土壤中甲烷产生菌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在好氧条件下,甲烷氧化菌将厌氧土壤产生的甲烷进行氧化,成为土壤甲烷的汇.由此可见土壤微生物在温室气体N2O和CH4的产生与消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微生物在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中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决定了煤矿瓦斯爆炸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不会按照某一特定的规律或函数变化.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和较强的自学习、自适应和联想能力.通过简化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模型,确定了网络的输入参数,应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验算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在评价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8.
势能函数作为分子动力模拟的重要问题,它的选取及求解成为这一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分子动力模拟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势能函数,选取了所研究的煤层瓦斯流动分子动力模拟所需要的势函数,并根据临界常数法求取了此函数所涉及到的势能参数。最后计算出一个甲烷分子与截断半径处另一分子之间的L-J势能,为后期的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通过分析屯兰矿井下瓦斯赋存的实际情况,在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采用本煤层网状抽放钻孔布置,进行瓦斯预抽放,解决开采层瓦斯涌出.经实际应用,抽放效果较好,对治理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在地表能量辐射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热传导、土壤热传导以及煤层气储层影响热导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热传导,探讨了地球内部热量传递导致地表温度异常的原因。选择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作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靶区,运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温度反演。首先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4进行大气校正获得大气透过率,然后根据NDVI计算地表比辐射率,最后采用分裂窗简化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温度反演最低为296.62K,最高为302.67K,部分研究区呈现显著温度异常。通过分析该区域温度异常的不同原因,注意到富含煤层气对应的靶区呈现温度异常,根据地下热传导机理,据此推断该靶区温度异常是由于地下煤层富含煤层气从而导致地下热导率低于周围地层的热导率所致,该结论仍需要应用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