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3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在对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发酵生理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证实了B.t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溶氧(DO)浓度是影响发酵永平的关键因素。在12L玻璃发酵罐试验中,通过优化供氧条件,使发酵水平(活芽孢数)得以提高。如搅拌转速由300r/min增加至600r/min,菌数可提高47.1%;适当增加搅拌器直径,菌数可提高13.6%。发酵全过程采用变转速控制,菌数比300 r/min定速控制提高36%,轴功耗较600r/min定速控制节约50%。在20t发酵罐放大试验中,调整内部结构后,使溶氧水平提高,菌数比改造前增加了15.3%。  相似文献   
992.
延长紫茎泽兰发酵滞留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rum Spreng,以下简称EAS)延长发酵滞留期,对发酵前、后料液的系统分析及其发酵潜力的概算等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证明EAS滞留期80天基本消化完全,其过程中原料变化符合一般发酵规律,实际产沼气为245.6L/k8·VS。  相似文献   
993.
范贵增 《江西科学》1991,9(2):113-117
利用普鲁士蓝悬浮液在波长为69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的原理,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真菌发酵液中含糖量的新方法.其结果与传统的斐林试剂法完全一致.新方法使用简便、结果准确.采用该法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大批量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6%.灵敏度和精确度均佳于斐林试剂法.这一新方法适用于多种发酵液样品及其他样品的含糖测定.  相似文献   
994.
控制好柠檬酸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条件,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了工厂生产中如何控制pH值,通风及温度等条件,以提高转化率增加柠檬酸产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考查了螺旋霉素发酵过程中溶氧的变化规律,不同溶氧水平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各种前体、混合碳源、氮源等对溶氧变化和发酵单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混合碳源下,溶氧在发酵过程中一般会出现3次低谷;溶氧水平在发酵前期一般维持在10~40%,后期维持在40~70%空气饱和度的水平,溶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前体中乙酸钠有提高发酵单位的作用。比较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源发现,淀粉∶葡萄糖=5.5~6.5∶1时发酵中后期的呼吸仍较强,其溶氧水平在50~60%,混合碳源中含乳糖或蔗糖时发酵中、后期呼吸减弱,溶氧水平在75%以上。比较不同菌种的生产能力时也发现,中、后期呼吸减弱的,发酵单位低。发酵培养基中加适量油,可降低糖耗1/3,提高发酵单位42%。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城市垃圾的数量增长很快,全年排放垃圾7300万吨。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有焚烧、堆肥和填埋3大类。我国研究较多的是堆肥处理。在堆肥过程中有渗沥水产生。如不妥善处理,渗沥水就排入水体,将会严重污染水体。渗沥水处理问题,在某些地区已刻不容缓。作者首先调查了渗沥水的水质。结果表明 COD_(cr)(300000毫克/升)、BOD_5(15000毫克/升)、氨氮(800毫克/升)都较高。针对这种水质,试验了生化-物化处理的可行性。发现聚铁型凝聚剂对 COD_(cr)及色度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64.60%和93.8%);经活性污泥处理后,COD_(cr)的去除率也可达74.5%,弱鼓风搅拌处理,可脱除氨氮56.8%。好氧生化-物化联合处理的连续试验表明:除 COD 外,各项水质指标都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水生植物净化试验表明,凤眼莲对 COD 的去除可达64%。好氧生化-物化联合处理再加水生植物净化的渗沥水处理,工艺简单、经济效果和处理效果都好,是处理城市垃圾好氧堆肥渗沥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城市垃圾填埋渗透水的处理,也有应用的前途。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苹果梨护色及发酵工艺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护色条件为Na Cl质量分数为1.5%、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4%、Na HSO4质量分数为0.09%;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液质量分数为20%、酵母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发酵时间12 d、p H为4,最终得到的低醇苹果梨酒淡黄色澄清透明,口感纯厚,具有淡淡的苹果梨香气及酒香.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以新鲜板栗为主要原料生产酿制酒香和板栗香浓郁的板栗果酒,并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方法新鲜板栗经烤制、匀浆、液化、糖化、澄清离心、调整发酵液成分、发酵、过滤、装瓶及杀菌等工序,得到板栗果酒,用GC-MS分析出板栗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成分。结果液化时用α-淀粉酶液化45min至DE值21%,再用糖化酶糖化24h至DE值96%,主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糖度调整为22g/L,酵母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20℃,时间6d。结论板栗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要香气成分有16种,即棕榈酸甲酯(15.06%)、苯乙醇(13.53%)、(2R,3R)-(-)-2,3-丁二醇(13.35%)、11-十八碳酸甲酯(13.10%)、亚油酸乙酯(8.39%)、2,4,6-三溴苯丙烯酸酯(6.94%)、棕榈酸(5.10%)、亚油酸甲酯(2.74%)、丁酸-3-羟基丁酯(2.38%)、十六酸乙酯(1.94%)、甲基-α-L-岩藻吡喃糖苷(1.86%)、对羟基苯乙醇(1.65%)、1,3-丙二醇二乙酸酯(1.53%)、亚油酸(1.45%)、硬酯酸甲酯C18(1.33%)、1-己基-2-硝基环己烷(1.32%),其占总体香气成分的91.67%。  相似文献   
999.
在55℃下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两种热碱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碱用量下,KOH预处理后厌氧消化产气效果明显优于Ca(OH)2 预处理。0.5%KOH和2.0%Ca(OH)2耦合的预处理效果与1.5% KOH以及1.5%Ca(OH)2单独预处理效果相当,累积单位挥发性固体(VS)甲烷产量为247.3mL/g,相比于未预处理组甲烷产量提高了58.7%,说明可以用2.0%Ca(OH)2代替1.0% KOH。从成本节约的角度,1.5%Ca(OH)2为最佳的热碱预处理条件,累积单位VS甲烷产量为242.2mL/g,比未预处理效果提高了55.4%。  相似文献   
1000.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降脂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光诱变红曲霉(Monascus)菌株,获突变株T-0013.研究其产洛伐他汀类物质的最佳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0013菌株用大米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氮源D和微量元素C组合,培养基初始为pH5.0,含水量控制50%,采用28℃培养,洛伐他汀类物质的产量最高.此外根据红曲霉色素产量与洛伐他汀生成量的关系,推测红曲霉产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是红曲色素生成途径中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