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制备了一系列锰系氧化物的纳米棒,作为锂空气电池中的催化剂,对其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的催化剂有利于Li2O2的分解,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大大的提高.以刺球型γ-MnO2为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具有最高的可逆比容量,循环5圈后仍有2350mAh·g^-1,相对整个电极的比容量为1175mAh·g^-1,是常规锂电池的10倍.根据不同MnO2催化剂所表现出的不同催化性能,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剂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93.
高温双再生器型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高温双再生器型吸收式热变换器(HDAHT)循环系统,该系统在高温单级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中再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增加了第二级再生器.HDAHT系统可以将高温废热源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至有用温位.对HDAHT内各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随着蒸发温度、低压再生器温度和溴化锂溶液中间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吸收温度、高压再生器温度和溴化锂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适合的操作条件下,本循环的系统性能系数COP达到了0.61,是高温单级吸收式热变换器的1.2倍.所得到的这些规律将为高温吸收式热变换器设计系统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LiNi1/3Co1/3Mn1/3O2 and Ce-doped LiNi1/3Co1/3Mn1/3O2 cathode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solid phas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ant cathod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e content all had a good layer structure and high crystallinity.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esting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 showed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e content while the initial reversible capacity attenuation decreased with Ce doping.When the Ce content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 is x=0.2,and the current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is a constant 0.2 C,the discharge capacity maintained 91% of its initial capacity after cycling 50 times.  相似文献   
95.
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数学模型,寻找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了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系统规律的揭示与把握,有助于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96.
废催化剂回收三氧化二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从合成氨废催化剂中回收氢氧化铝,重新制成氧化铝载体。探讨了浸取时间对氢氧化铝、碳酸钠回收的影响,分析了二氧化碳流量、终点pH值等因素对制成拟薄水铝石的影响。拟薄水铝石经高温加热脱水后可生成所需的活性氧化铝。本实验方法生产活性氧化铝的成本低,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7.
锡基复合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FeO2.5和SnPbO2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在26°~28°处都有波峰,属无定形结构;SEM的形貌观察发现SnFeO2.5颗粒分层紧密堆积、团聚在一起,SnPbO2颗粒为棱柱状、表面光滑.将其分别作为Li+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发现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都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  相似文献   
98.
对高比容量、低成本的氧化镍钴锂材料的合成及其在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合成出的批量5kg的氧化镍钴锂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80mAh/g以上.以其为正极,MCMB和天然石墨为负极组装的一批18650电池,最高放电容量为2297mAh,质量比能量为190Wh/kg;电池100%DOD,800mA充放循环600次,容量为初始容量的65%;50%DOD,1A充放循环1000次,放电终了电压由3.45下降到2.98V;电池经过过充、过放、短路、挤压等安全试验,未发生起火、爆炸现象.对电极的制作工艺和电池的设计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出的18650样品电池容量为2530mAh,质量比能量达到210wh/kg,体积比容量550wh/L.  相似文献   
99.
通过比较氢氟酸-硝酸高压罐密闭消解法、 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低压密闭消解法和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敞口消解法对钼矿样品的分解效果, 选用低压密闭消解法制备样品,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伴生稀有元素Li,Ga和15种稀土元素的质量比. 通过对干扰元素的分析, 选择合适同位素, 并确定151Eu,157Gd,159Tb质谱干扰的校正系数. 结果表明,  20 μg/L的铑(Rh)标准溶液作为内标可有效抑制溶液中的基体效应和信号动态漂移, 方法检出限为0.001~0.113 μg/g, 相对标准偏差(RSD, n=7)为0.30%~3.92%.  经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验证, 该方法可靠, 适合钼矿中伴生Li,Ga和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eating of a mixture of aluminum and lithium hydroxide (LiOH) powders in a reductive bed under air atmosphere is reported. The formation of aluminum nitride (AlN) during this process wa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e formation of AlN was achieved using LiOH as an additive and heating the sample in a resistance furnace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double crucible within a bed of a mixture of coke and filamentous calcium.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reaction was between 700°C and 1100°C.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1100°C and the optimum LiOH amount (5wt%) required to achieve maximum yield were determin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micrographs clearly indic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ain structures from rods (700°C) to cauliflower shapes (1100°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