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株脂肪酶的筛选和产酶条件及其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东营油污样中分离获得一株产脂肪酶的菌株BYCM-1,经鉴定为根霉属.研究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及其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的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温度40℃,培养时间72 h.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40℃.Ca2 和K 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Mg2 ,Cu2 ,Fe2 对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on hepatocytes are major partners in the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We recently identified a cell surface ATP synthase as a high-affinity receptor for HDL apolipoprotein A-I (apoA-I) on human hepatocytes. Stimulation of this ectopic ATP synthase by apoA-I triggered a low-affinity-receptor-dependent HDL endocytosis by a mechanism strictly rela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ADP. This suggests that nucleotide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of the P2Y family are molecular components in this pathway. Only P2Y1 and P2Y13 are present on the membrane of hepatocytes. Using both a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and small interference RNA, we identified P2Y13 as the main partner in hepatic HDL endocytosis, in cultured cells as well as in situ in perfused mouse livers. We also found a new important action of the antithrombotic agent AR-C69931MX as a strong activator of P2Y13-mediated HDL endocytosis. Received 9 May 2005;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4 June 2005; accepted 1 September 2005  相似文献   
83.
脂肪酶是不对称合成中一种常用的手性催化剂。当前对高对映体纯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催化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讨论了调控脂肪酶对映体选择性的几种方法:反应介质工程、底物分子工程、酶分子修饰和定向进化。这几种方法的研究不仅使改善催化剂的对映体选择性成为可能,还有助于深化酶对对映体选择催化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低聚木糖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低聚木糖对高脂血症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含量,但对低密度胆固醇(LDL-c)含量的升高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5.
超声作用下的酶促废油脂转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超声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废油脂转酯反应的促进作用,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方式等对酶反应速度及酶操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酶进行适宜的超声预处理(20kHz,80W,30min)能显著提高Novozym435催化废油脂转酯反应的速度;经超声预处理的Novozym435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反应10批次后.酶活下降甚微.  相似文献   
86.
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脂肪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卡门柏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i Thom PG3)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用部分因子分析法研究原始发酵培养基各成分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发现脱脂豆粕和磷酸氢二铵的质量浓度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显著。利用最陡爬坡法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用中心组合设计确定脱脂豆粕和磷酸氢二铵的最优质量浓度。实验结果经过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且用实验所得的最优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得到的响应值基本符合数学模型。酶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43%。  相似文献   
87.
有机相中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酶催化拆分消旋萘普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了大孔吸附树脂HZ-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抑制剂,它的浓度对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萘普生浓度为20mmol/L时正辛醇最适浓度为40mmol/L。选择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HZ-841固定化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20h左右转化率超过40%,反应3批反酶活仍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88.
霉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合肥市不同环境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几株产碱性脂肪酶的霉菌菌株。这些菌株产酶培养基组成 (% )是 :黄豆粉 4 .0 ,玉米浆 1 .0 ,橄榄油 1 .0 ,小麦粉 1 .0 ,(NH4) 2 SO41 .0 ,K2 HPO40 .2 ,pH自然。产酶的最适温度 2 4~ 2 6℃ ,pH稳定范围为 9.4~ 9.5 ,培养周期为 72h .  相似文献   
89.
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cDNA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RIzol试剂一步法所抽提的总RNA的D(260)/D(280)值为1.82,甲醛变性电泳呈现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根据扩展青霉所产碱性脂肪酶(Lip PE)N末端20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和真核生物mRNA3‘端具有poly(A)等所提供的生物信息,采用RT-PCR技术和3‘-RACE法扩增了Lip PE成熟肽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的cDNA,直接将该PCR产物克隆至pUCm-T载体中。序列分析表明,该碱性脂肪酶含有258个氨基酸,其中保守的五肽序列为Gly-His-Ser-Leu-Gly。进一步采用Clot Tech公司的SMART^TM PCR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扩增、克隆和测定了自转录起始点至编码区的cDNA片段,从而完成了Lip EP完整cDNA的分析测定。最后将编码完整脂肪酶蛋白的cDNA克隆至pGEX-5X-3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所表达的GST-Lip EP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3ku;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明了所克隆的cDNA确为编码扩展青霉WMC20718脂肪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3T3-L1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物p-eIF2a、CHOP的表达,探讨ox-LDL对3T3-L1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用ox-LDL分别干预脂肪细胞6小时、12小时、24小时,用RT-PCR检测CHOP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p-eIF2a、CHOP蛋白表达.结果 ox-LDL可诱导脂肪细胞p-eIF2a、CHOP表达,p-eIF2a表达发生在ox-LDL作用早期(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表达有所下降,而CHOP的表达强度随时间增加,24小时表达达到高峰.结论 ox-LDL可诱导3T3-L1脂肪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p-eIF2a表达发生在ox-LDL作用早期,而CHOP的表达强度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