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32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827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上海市拓展区-闵行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5、2010年Landsat TM遥感数据,计算了闵行区三大功能区2000~2005年、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矩阵,分析了闵行区10年来三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速度和转移方向,采用CA-Markov模型预测闵行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闵行三大功能区土地时空变迁差异性大,实质上都是农地转为非农地的过程,原因为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各不同。  相似文献   
99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二者进行定量研究,可为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津市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津市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18.41×106元,年均变化率为0.19%,在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中,除了食物生产功能外,其他单项服务价值都在增加.同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明显,总体而言东南部地区服务价值较高,中西部稍低,而北部地区尤其是涔澹农场服务价值的增长幅度大.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结合山东省新建规划济南都市圈7个城市的实际状况,以山东省地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趋势”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和区域间差异,为促进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建议。研究表明:2006-2012年济南都市圈城市土地投入、经济产出不断增强,土地生态质量也有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升轨迹有所差异,主要分为波动上升型、突变型、先升后降型;区域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总体上土地集约水平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趋势较差,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GDP与用地弹性系数较小,在城市面积扩张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994.
蔡瑜  周世健 《江西科学》2014,(2):161-163
根据农村承包地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基于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利用VB语言、SQL server2005,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设计并开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承包地信息登记、承包地数据的查询统计、业务报表输出、承包地四至平面图查看、以及承包地数据的更新等多功能,达到了土地的相关文档资料和图形信息有效利用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995.
2000—2010年成都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率、转移矩阵、重心等方法分析了成都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数量变化,以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势态,10年来耕地面积减少83 346.9 hm2;建设用地增加90 854.77 hm2;2)2000—2010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主城区与近郊区的交界处,以及各区县县城附近;3)2000—201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其中偏移最明显的是建设用地;4)影响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我国部分城市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潜力评估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部分城市办公建筑的自然通风潜力,得到了这些城市自然通风有效性和相应的平均换气次数及标准偏差,并对自然通风潜力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城市土地利用的热环境效应研究——以宁波城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宁波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的QUICKBIRD多光谱影像数据与Landsat ETM 热红外波段数据探求城市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热环境效应。采用剖面分析方法表征宁波城区的热环境空间分异状况;通过热环境效应总体贡献指数与面积加权贡献指数定量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热环境的正负效应。结果表明宁波城区存在热岛效应,建设用地内部地表温度差异明显;工矿仓储用地、平房住宅、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与公共建筑用地对宁波城区热环境效应具有正向贡献,其中工矿仓储用地最为明显;水域、农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对于城市热环境效应具有减缓作用,其中水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8.
根据闽清县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分形理论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耕地主要位于5条河流沿岸,而建设用地则位于平坦地带;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逐步加强,且大多数地类的稳定性增强;闽清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可以分为4类,其中南部、中部、北部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9.
1990-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密度法对1990年和2000年上海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格网化,进而模拟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分布及其变化.其间采用聚类分析进行分区、分区建模、逐步剔除异常值和分街道控制等措施以提高模拟精度.在人口密度模拟的基础上,用GIS对上海人口格网数据进行简要的空间分析.用栅格叠加分析得到1990-2000年人口密度变化空间分布图,用同心圆缓冲区分析法和扇形分析法揭示人口密度变化的距离特征和方向性特征,最后将1990年和2000年度人口密度与居住用地类型进行关联,佐证了该时期上海居住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深圳茜坑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茜坑水库是深圳市重要的饮水源水库,非点源污染防治任务严重.该文研究根据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情况,利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的土壤侵蚀量,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非点源污染产生区域,进行降雨带来的径流水质的同步监测,分析污染量的特点.结果表明:林地和农业用地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比较严重;农业用地和居住地是氮、磷等污染物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