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字旅游建设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旅游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体系结构,是系统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建设的依据.数字旅游的建设内容包括旅游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旅游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数字旅游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系统的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等组成部分.数据库是数字旅游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数字旅游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库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应用系统的高性能实现.数字旅游系统功能的设计是具有针对性的,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显示、查询、分析与评价功能、旅游信息网络发布功能、远程数据上报功能和三维景观系统功能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对保持区内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但因其为小型内陆型湿地,未引起足够重视.文中以TM/ETM 和IKONO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遥感融合技术,结合野外湿地环境调查,对区内不同类型湿地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后发现,北京地区主要以河流湿地、水库湖泊湿地和城市公园湿地为主.近几年来,总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同时,湿地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为今后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0—2010年成都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率、转移矩阵、重心等方法分析了成都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数量变化,以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势态,10年来耕地面积减少83 346.9 hm2;建设用地增加90 854.77 hm2;2)2000—2010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主城区与近郊区的交界处,以及各区县县城附近;3)2000—201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其中偏移最明显的是建设用地;4)影响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4.
按照水土环境差异及所受干扰情况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实验区,系统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及其生境因子,三个样区的湿地植物群落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样区1植被具有典型的成带分布的特点,植物群落形成反映了水深和岸线的带状变化;样区2生境异质性小,建群种占绝对的优势,植物多样性低;样区3退水区域呈旱化趋势,植被呈现出草甸的性质,水盐梯度明显.基于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异特征,选择样区3从植物群落在空间维度上的组合这个角度,揭示湿地植物群落演替变化的时间过程,探索野鸭潮湿地植物群落的演替模式和演替机制.野鸭湖湿地常见植物群落随水分、盐分相互作用呈现相应的生态演替模式:水生沉水、浮水、漂浮植物群落(眼子菜+狐尾藻群落Comm.Potamogeton distinctus+Myriophyllum spiea-tum L.,槐叶苹+浮萍群落Comm.Salvinia natan5+Lemna minor L.)、水生挺水植物群落(香蒲+芦苇群落Comm.Typha angustifolia+Phragmites australi)、沼生、湿生植物群落(球穗莎草群落Comm.Cyperus glomeratus L.,扁秆蔗草群落Comm.Scirpus planiculmis,绵毛酸模叶蓼群落Comm.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folium sibth.)、盐生、中生植物群落(猪毛菜群落Comm.Salsola collina,柽柳群落Comm.Tamarixchinensis)、中旱生植物群落(红皮柳群落Comm.Saliz purpurea L.,牛鞭草群落Hemarthria altissima Stapf et C.E.Hubb).湿地生态演替模式及机制的分析,为湿地附近水域生态条件的改善,以及湿地恢复和植物物种选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包头固阳县为实验区,概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探索了利用CBERS遥感数据开展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和Kappa指数值0.8016、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研究表明,CBERS遥感数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TVDI模型的湿地边界信息提取方法,利用TM遥感影像建立地表温度(Ts)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二维特征空间,用IDL编程在特征空间内拟合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需要的干、湿边方程,并反演出试验区的土壤干湿情况.利用野鸭湖湿地3m×3m植物样方,统计、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系统的上边界.试验测得湿地边界的土壤水分含量阈值0.56,根据该阈值确定湿地边界信息,提取湿地边界.通过该方法提取的湿地核心区准确率达到72%,说明利用遥感方法反演土壤水分含量,提取湿地边界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黄河中游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适宜越冬栖息地不断减少.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天鹅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对大天鹅健康形成威胁,改善现有栖息地和寻找潜在的栖息地十分迫切.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适宜性分析,从影响大天鹅栖息地的食物、水源和周围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取7个环境变量,结合记录的大天鹅位点,构建最大熵模型,分析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影响机制,并预测湿地公园内大天鹅适宜栖息地概率分布.结果显示:投食点距离、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道路距离和植被指数(NDVI)等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影响因素,投食点距离和NDVI值越大,大天鹅分布的概率越低;MNDWI和道路距离值越大,分布概率越高.参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土地适宜性分级标准,将公园内大天鹅栖息地适宜性概率分布划分为5个等级,最适宜栖息地面积0. 41 km2,土地利用类型为坑塘水面.研究结果可用于天鹅湖内栖息地改造和在黄河中游寻找潜在越冬栖息地并开展湿地修复.大天鹅易于选择远离道路干扰的开阔水域作为越冬栖息地,冬季食物匮乏,前期可投食玉米引导大天鹅种群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