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综合类   52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OPN在48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8例卵巢临界恶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表达强度为0.485±0.134,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及卵巢临界恶性及良性肿瘤组织表达强度(0.122±0.023,0.243±0.076及0.168±0.045,P<0.01);OPN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临床期别及分化程度相关,而与细胞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OPN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槲皮素是已知最强的抗癌剂之一。从分子水平的角度阐述了其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结合雌激素受体,下调变异的P53蛋白,阻滞细胞周期,抑制酪氨酸激酶,促进凋亡,阻遏热休克蛋白和抑制Ras的表达等等。随着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的静脉保护2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289例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的静脉保护,化疗前的准备工作对静脉保护极为重要.同时,掌握好给药顺序,选择好静脉,加强巡视,及时排除输液中的故障,严格无菌操作,对化疗中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漏起到了预防作用.并对3例静脉炎及5例药物外漏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无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等并发症,从而顺利完成了老年恶性肿瘤病人的全程静脉化疗,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频率为2.0 MHz,强度为5.0 W/cm2的超声激活血卟啉对在体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 进行了抑癌作用研究.通过对一次和多次处理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声动力疗法 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多次处理比一次处理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稳恒磁场抑制肿瘤的生物效应(包括稳恒磁场对肿瘤的直接影响)对免疫功能、自由 基代谢以及对抗癌药物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TCMSP抗肿瘤中药小分子EGFR-TK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抗肿瘤情况。方法挖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进行靶点验证。结果木犀草素、槲皮素、金雀异黄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漆黄素5种中药小分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良好。结论中药小分子EGFR-TKI能从多个靶点、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利用中药小分子开发新一代多靶点EGFR-TKI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在裸鼠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并使用MIA4.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张切片取五个视野,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统计每个高倍镜视野中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裸鼠发生了100%的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过表达;而“益肾骨康方”低剂量组与中 西药组裸鼠未发生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的水平(P<0.01);“益肾骨康方”中、高剂量组裸鼠也发生了骨转移,但是这两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等与疼痛相关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可能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细胞的骨侵袭与转移所引起的疼痛,即“益肾骨康方”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受白高斯噪声驱动的肿瘤细胞增长系统的定态性质。方法从理论和数值两方面对系统的定态进行分析。结果该系统的定态概率密度随乘性噪声强度D的增长而减小,而加性噪声强度α对定态概率密度几乎没有影响。结论乘性噪声强度D的增长能够引起肿瘤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机体内天然存在许多受体与配体,它们之间亲和结合力远远高于抗体亲和力(Kd=10-8~10-9).本实验根据VEGFR和VEGF之间的高亲和力(Kd=1.6×0-11),以新生血管细胞表面的VEGFR为靶点,设计VEGFhFc融合蛋白作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本实验中构建pcDNA3.1IgG leader-VEGF-hFc重组载体,转染CHO/dhFr-细胞真核表达融合蛋白VEGF-hFc,并通过Protein A纯化.使用A549细胞构建人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肿瘤模型,小鼠静脉注射10 μg VEGF-h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并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 402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有87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6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高,占75.86%;肿瘤类型以肺恶性肿瘤居首,占51.72%;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最高,占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