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系统科学   382篇
丛书文集   119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6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在阐述地震动持时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黄土地区与非黄土地区地震动衰减的差异,建立了甘肃省黄土地区地震动衰减规律,提出一种解决与给定超越概率水平相匹配的地震动持时的概率预测方法,给出了甘肃省黄土主要分布地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持时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92.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建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全面评价了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熟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该市农业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较好状态,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一种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由于评价的本质是人的一种智能活动,一般来说它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评价工作中某些指标具有的突出影响就是这种非线性特征的一种表现.但常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多为线性形式,为解决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的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更为一般的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够反映某种指标的突出影响,又能把线性加权平均模型看作它的特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对水质评价的实例,得到了比线性加权评价法更令人信服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较加权平均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针对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复杂环境系统质量综合评价应用中的局限性,在对传统方法进行一系列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主、客观指标赋权方法优点相结合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层构权PCA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方法给出47个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污染与环保现状的评价实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适合于复杂系统环境质量综合定量评价、稳定性较好且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95.
在将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并用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对实例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比较,讨论了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在权重处理过程的可行性.认为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兼顾到1)各测点的实测污染浓度都在级别标准范围内较有规律地变化,各污染物的标准值之间差异不太大;2)污染物分布的离散度太大,各标准值之间差别也太大这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96.
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创造心理学范式,论述了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的问题.所建构模型对于我国各级各类科研管理决策层预测和检验科技团体创造力水平以提高管理科学性,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7.
从基本思想、思维方法、模型结构及应用领域等角度对《周易》与信息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将《周易》方法中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做出决策以及分类调整与信息融合技术中传感器信息采集、一级处理(目标优化、定位、识别)、态势评估、威胁估计以及过程优化进行了逐层比较·得出《周易》与信息融合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有内在的一致性,在预测和决策方面有其独特的方法,但不能精确、定量地给出判别·将《周易》宏观考察问题的方法与具体融合算法相结合,将会对信息融合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自然灾害综合灾情相对隶属度识别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灾害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探讨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区域自然灾害评价指标对受灾程度的相对隶属度为基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灾情相对隶属度识别理论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算法。结合1993年沿海地区受灾综合灾情分析,论述了该模型的用法。结果表明该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应用方便,识别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某聚乙烯生产系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某车间原料精制单元、聚合和储罐区等主要危险工艺单元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对事故严重伤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00.
淮河沉积物总磷和重金属沿程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沿程各城市下游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比上游断面高;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所有污染物均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TP和Cu受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受磷的污染相对较轻;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还是综合生态危害程度都为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