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采用理论计算化学手段结合分子动力学与量子化学方法,对玉米须相关的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分子结构和活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几何结构、自由基稳定性、前线轨道能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因素.在分子层面上探讨了玉米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机理,预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2.
泸州市降水化学组成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泸州市2006~2007年降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监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降水离子组分当量浓度均值的关系是,SO42->NH4+>Ca2+>NO3->H+>Mg2+>Cl->F->K+>N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H+以外,其他各种离子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降水酸度是各离子组成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初步推断泸州市降水化学组成的来源.  相似文献   
53.
柿叶黄酮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柿叶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柿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mg·kg^-1·d^-1,40mg·kg^-1·d^-1,80mg·kg^-1·d^-1)、卡托普利组(10mg·kg^-1·d^-1)。每周测大鼠尾动脉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含量。结果显示,柿叶黄酮能明显降低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并在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N0含量上升[(77.15±15.14)μmol·L^-1vs(30.77±10.62)μmol·L^-1,P〈0.01],血浆ET含量降低[(56.21±9.23)pg·ml^-1vs(87.28±11.75)pg·ml^-1,P〈0.01],血浆AngⅡ含量降低[(503.4±33.40)pg·ml^-1vs(666.62±33.45)pg·ml^-1,P〈0.01]。柿叶黄酮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减少内源性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54.
木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i)分得16种化合物,用光谱和理化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2种:6-甲基三十二烷(1)、β-谷甾醇(2)、α-L-正丁基山梨糖甙(3)、5-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4)、5-(3″-甲基-2″-烯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5)、5,7-二甲氧基-4′-羟基黄酮(6)、5,5′-二羟基-7-甲氧基-6,8,3″,3″-四甲基-3′,4′并  相似文献   
55.
微乳层析分离鉴定青梅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的青梅中黄酮类组分微乳薄膜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10%的甲酸调酸、含水量为70%的十二炕基硫酸钠一正丁醇一正庚烷一水微乳液为展开剂,以芦丁为对照样,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色谱法使青梅黄酮化合物完全分离.分离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组分分离得到5个斑点,氯仿组分分离得到4个斑点,石油醚组分和环己炕组分各分离得到1个斑点.与用正丁醇一乙酸一水为展开剂的常规层析方法相比,微乳薄膜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分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6.
桉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φ=65%的乙醇、粒度为30目的桉树叶粉按m料∶V乙醇=1∶12的比例,浸泡24 h,然后在70℃下提取2 h,可得到质量含量为3.41%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苯酚羟基的酰基化、Frics重排、邻羟基苯乙酮和苯甲醛的缩合环化,人工合成了2-苯基苯并-γ-双氢吡喃酮。  相似文献   
58.
柚子是柑橘属植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果皮的油包层含有丰富的芳香类成分,可通过冷磨法、水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溶剂辅助萃取法(SAF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CO2)等制备得到精油产品,其中冷磨法制备的精油香味最接近原柚皮香味。相关研究已经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电子鼻 (E-Nose) 等方法分析了柚皮精油的成分,而高分辨率的质谱(HRMS)、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等方法在柚皮精油分析中较少。柚皮精油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同时也存在着醇类、醛类、酯类等其他成分,其中月桂烯在柚皮精油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柑橘类水果。不同品种柚子精油的香味特征及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琯溪蜜柚精油以清香、柠檬和果香为主,梁平柚精油以花香为主,沙田柚精油以薄荷味为主。贮藏温度、光照及氧气会引起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其中紫外线对精油风味影响最大,是精油香味和成分不可逆变质的重要原因。柚皮精油在医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妆品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对柚皮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彩叶桂叶片发育过程中叶色表型与色素成分的关系。【方法】以彩叶桂品种‘虔南桂妃’(Osmanthus fragrans‘Qiannan Guifei’)5个发育时期(S1—S5)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选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色差仪测量其叶色表型,同时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5个时期的叶片进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叶片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进一步分析了叶色与各色素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叶片不断发育,彩叶桂叶片颜色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由红转黄(S1—S3),第2个阶段由黄转绿(S3—S5)。叶片颜色参数明度L*值和蓝度b*值先增加后下降,而红a*值和彩度C*值则呈下降趋势。在叶片中共鉴定出了8种类黄酮,包括1种花青素(Cy3R)、3种黄酮(Ap7G、Ap7R和vicenin-2)以及4种黄酮醇(Km3R、Km7G、Km3G7R、Qu3R)。定量分析发现:叶绿素和类胡萝...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A methanolic extract ofCitrus unshiu induces oviposition by females of aCitrus-feeding swallowtail butterfly,Papilio xuthus L. The chemic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stimulating oviposition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as 5-hydroxy-N-methyltryptamine, adenosine, vicenin-2, narirutin, hesperidin and rutin. An artificial blend of these six components elicited significant oviposition behavior, apparently identical to that induced by contact with intactCitrus le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