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用地估价信息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农用地估价信息系统,使农用地地价评估达到系统化、程序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系统的构成、功能、实现和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田防护林林带尤其平原农区林带胁地的研究成果,以揭示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克服胁地的措施。分析认为:①我国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树种生物学等的差异,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范围也不同,在平原农区其胁地范围按程度大小分别为0~[0.4H,2.0H] (H为林带平均高度,胁地程度大小依次为0.4H、0.5H、0.6H……2.0H),其中大部分林带的胁地范围为0~[0.8H,1.5H]。②林带走向对胁地影响较大,在我国北方的南北走向林带,带西胁地范围较大,为林带至0.4 H~1.5 H;东西走向林带,带北胁地范围较大,为林带至0.4H~2.0H。带北胁地范围和程度最大,带南胁地范围和程度最小。③东西走向林带虽比南北走向林带更能减少遮阴面积,但不一定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④增大林带与农田距离、种植窄冠型树种、加强林带修枝和选择适宜的农作物是减缓林冠胁地最有效的方法;而克服根系胁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根贴膜。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我国人口的增加、膳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耕地的减少诸要素的分析,指出我国粮食供给的巨大压力和潜在危机,并探讨了解决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以河南省吴沟村、滹沱村为例,根据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村域农田系统各类物质总能量的产投结构及系统效率;对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能量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回归模拟,对不同地块类型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回归分析,探索各地块类型的最佳投入方案;最后,以农民投入农田资金为指标将农户分类,并考察与农民收入、投入产出能量的关系。建议从农户出发,发展持续农业,逐步改善农田投入结构,提高产出水平。图4,表3,参7。  相似文献   
85.
系统耦合对农地承载力的拓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的特性决定了其系统具有耦合性,农地系统耦合的意义在于其对农地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农地系统承载力是一个合力,其大小取决于各子系统承载力的“大小”和“方向”,系统耦合正是通过调整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农地承载力的拓展.系统耦合对农地承载力拓展的途径有:增强种间耦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等.  相似文献   
86.
中国典型市域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状况及其影响,引起各方对这一特殊区域的重视,以济宁市为例,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法、万吨塌陷率预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至2020年,采煤累计塌陷耕地数量约为25 934 hm2,矸石压占及矿区建设占用耕地约1 096 hm2,塌陷区土壤质量、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地利用方式、粮食生产、社会稳定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同类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护指标分配、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以中方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耕地质量、区位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取土壤肥力、坡度、地貌类型、灌溉能力和连片性等指标,建立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MapGIS 6.7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适宜性综合指数.再通过TOPSIS法对中方县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终得出基本农田布局图.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8.
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田土壤中的铅、铬、铜和锌含量,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得知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样品的称量,重复性测量,标准溶液的配制,曲线拟合,样品的定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总结出标准物质不确定度,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占较大比例,并提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涉及土地征收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究其原因,赔偿制度的不健全,失地农民就业难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的转变,必须解决好的土地征收问题.文章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土地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土地问题,提出了解决好相关土地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在古代是世界历史上农地产权市场最完善的国家,但是,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商品化和流转的高度市场化却在新中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急剧的制度变迁中嘎然而止,彻底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究其原因,与近代以来农业危机和中国的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因国防安全需要而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进而实现的农业合作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