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土默特左旗为例,借助ARCGIS10.2软件,构建LESA模型,在综合考虑自然质量和立地条件的情况下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土默特左旗四、五级耕地及部分三级耕地的LESA综合指数较高,面积为81 825.36km2,宜划为基本农田.LESA体系在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的同时,全面体现了各因素对耕地的影响,可以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供综合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保护耕地资源,完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以东乡县中心城区为例,选取耕地质量、耕地趋近度、管制区类型以及耕地破碎度4个指标因素,构建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合理性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耕地质量等别、耕地实际产能、耕地坡度、耕地趋近度、耕地破碎度和连片程度等各个指标因素,并采用熵权法合理确定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权重。再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各评价单元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得分情况来进行空间布局合理性的评价。研究表明,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中,适宜等级为I的占了24.8%,适宜等级为Ⅱ的占了47.4%,适宜等级为Ⅲ的占了22.07%,适宜等级为Ⅳ的占了5.73%。该布局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划定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对日后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海凤  于长英 《科技资讯》2013,(13):119-120
以长海县为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作为辅助手段,确定技术路线,通过时农用地等则,耕地坡度级则,连片程度和行政调整四方面的分析,采用加权因素法对研究区内的耕地综合评分。并蛄合实地勘察,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进行核实,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最终确定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相似文献   

4.
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是确保基本农田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为例,从耕地的质量状况、地形条件、区位条件和政策属性出发,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决策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ArcGIS9.3获取评价因子数据,采用模糊优选模型对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后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功能实现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实例表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与合理,模糊优选模型可以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问题,GIS技术在数据获取、基本农田空间定位和制图输出方面具有强大的功效.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也为乡镇尺度的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7,(9):1445-1450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应当妥善协调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耕地红线的关系.构建以耕地坡度级、利用等指数、耕地连片性、区位条件、灌溉保证率为因子的基本农田质量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类别分类的方式,对隆昌市划出或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类别项目对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交通、规划、工业园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会对其综合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矿业工矿类、农业类、聚居点类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对其综合质量影响不明显或有所提升.同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格单元法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各地在进行基本农田划定时,重点考虑的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保护任务,而忽略了地区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本研究借鉴土地适宜性研究的思路,运用网格单元法进行空间分析,提出依据土地适宜性指数和现行基本农田划定的思路,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为例,依上述划定方法,对都安县基本农田划定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安县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32870.18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1.31%;县域地苏乡、澄江流域及刁江流域范围的耕地因适宜性高而划定比例较高,县城周边、道路两侧的耕地因适宜性低且开发需求高,划定比例相对较低.上述基本农田划定模式,有助于发挥不同区域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进而达到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互协调的效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7.
研学者们在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创新、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目前基本农田的划定仍然存在为凑足指标而重数量不重质量、空间布局零散等问题,没有达到基本农田优化布局、集中连片的要求。本研究以广东省某县为例,结合该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引入"耕地连片性"、交通可达性和居民点辐射度等概念,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优化该县基本农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地村域耕地质量评价对山地耕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质量退化的遏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地块尺度对山地村域耕地质量的影响,构建基于地块尺度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体系。选取地块坡度、地块面积、耕作高差、耕作距离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山地村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耕地质量较差,一等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37%;二、三、四等耕地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87.64%。在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基础上,为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利用结构调整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 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 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 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 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 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 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制定相关规划,明确重点区域与建设时序是有效开展工作的保障,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关研究,仅依靠其规定要求难以确保建设区顺利落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传统方法包括图层加权叠加法、逻辑规则划分法和综合区划法,这些方法侧重考虑数据的客观性、分区的主观能动性和图层的纵向叠加性,易忽视地块之间的水平扩展效应.本文从地块单元受相邻地块的水平影响入手,采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以陕西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社会经济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条件三个方面构建分区阻力面指标体系,以高等级耕地作为扩散的"源",依据累积阻力值的突变性建立了关中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案,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为重点区、限制区和禁止区.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的面积为14828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0.22%;其限制区面积31897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5.00%;其禁止区面积2345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78%;通过与传统的综合区划法比较,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分区在现状耕地延续性、分区连续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规划修编中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在减少显性和隐性耕地资源浪费的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建立基本农田档案等措施加强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粮食安全,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Lindo模型预测了规划期的耕地数量,运用熵权系数法等方法进行了基本农田的指标分解,并运用逼近于理想点的方法划定基本农田,取得了较合理的结果,有力的支持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在济南市的实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该研究者多年从事GIS相关工作的经验,以宾阳县基本农田划定为实例,介绍宾阳县基本农田划定的意义、原则和要求,探讨3S技术在宾阳县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流程,以便通过该次基该农田划定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逐图斑落实到地块,确定基本农田地块的地类、数量、质量等级以及片(块)编号等信息,落实责任人,对基本农田正真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广西容县土地利用情况,包括耕地现状以及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划定前的基本农田的数量情况、质量情况和分布情况,划出划入情况,其中划出的基本农田包括不可调整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坡度大于25°的耕地、不稳定耕地、土规预留范围内农保、零散分布图斑、零星达不到上图面积的村庄。  相似文献   

16.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 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中的利用等指数作为耕地质量的主要参考,再加耕地坡度、耕地的连片性、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耕地到主干线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和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因子确定权重,然后用理想点法对历城区所有耕地进行排序,得到了济南市历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实现了基本农田的空间定位,从而为土地整理规划提供依据,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科学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耕地质量监测是应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与建设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求,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变化亟待建立的情况,在全国部分市县开展试点的一项工作.以江西省吉安县为例,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相结合,在阐述监测控制区划分及监测样点布设的理论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吉安县丘陵地形造成耕地等别变化复杂的特点,进行耕地监测控制区及监测样点布设的选取,为其他地区监测样点的布设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与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基本农田划定的研究中空间相连性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划定基本农田的规模分布,但都没有对连片阈值的最优选取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提出多阈值的空间连片性分析方法,以江西省于都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定级成果,分别选取连片距离为5 m、20 m、50 m、80 m、110 m的5种不同约束条件来划定基本农田的空间范围,并结合景观格局和基本农田综合景观指数的方法,分析在不同的划片情况下基本农田空间的连片性变化,旨在确定连片性最优的阈值。结果表明:连片距离阈值选取20 m时最大斑块指数最大而且斑块密度较小,其最终的综合景观指数值显示最高,综合景观状况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19.
划定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有利于山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也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合理规划布局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划定生态敏感区。将生态敏感区、永久基本农田、法定保护区、自然灾害易发区和非村庄建设用地作为限定因子,划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研究显示:划定的五马镇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内允许开发建设区面积为24. 4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 03%,主要分布在五马镇中部河谷地带以及西北部地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开发受自然限制明显,划定的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内的允许开发建设面积较平原区偏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研究,对提高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曲周县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从村域层面多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判体系;采用Simpson与Pianka模型等测度了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区域及建设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值域为[6.87,16.67],范围较大,表明影响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2)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Ⅰ级适宜区涉及135个村,总面积25 240.84hm~2,涉及耕地地块面积18 827.79hm~2,无论地力水平还是田间基础设施水平均相对较高,应为曲周县近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3)曲周县耕地的本底质量相对较高,而田间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灌溉条件、田间道路条件较差是共性,其改善与提高应为今后曲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