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238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2,5-二溴-3,4-二甲基噻吩[2,3-b]并噻吩和正辛醇为原料,在二乙酰丙酮铜作催化剂和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产物2,5-二溴-3,4-二((辛氧基)甲基)噻吩[2,3-b]并噻吩,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并找到了较好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2.
Antimicrobial poly( vinyl alcohol)( PVA) nanofibrous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3-( 2,3-dihydroxypropyl)-5,5-dimethylimidazolidine-2,4-dione( N-halamine diol) to the PVA solution 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upon curing and exposure to diluted sodium hypochlori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demonstrates that PVA nanofibers formed with diameters of( 255 ±94) nm. Cross-linked PVA nanofibers with N-halamine diol precursor and 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BTCA) showed good water resistance. The chlorinated PVA nanofibrous mats completely inactiva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am-positive)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Gram-negative) with 7 log reductions( the reduction of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in logarithm) within 5min and 1 min of contact time,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热力模拟实验机及试验轧机研究了添加Ti,V的超纯中铬铁素体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变化特点,并采用热动力学计算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来表征析出相特征.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析出相主要为TiC,这与热动力学分析一致.这些析出相的特征与变形温度密切相关,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析出相TiC尺寸更加细小且分布更加弥散.这主要是由于变形温度降低时扩散速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析出相长大,而晶体缺陷增加,形变诱导析出的有效形核位置增加.这一热变形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变化规律在中试试验条件下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4.
综述己酸乙酯合成中各种催化剂的应用.结果表明:磷钨杂多酸、SO4^2-/TiO2/La^3+和硫酸氢钠复合催化剂对合成己酸乙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对用可溶性维纶(PVA)伴纺生产高支高密纯棉色织面料的两种工艺路线("纱线染色、织造、退维"和"纱线退维、染色、织造")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退维、后染织"的工艺路线,退维股线的强力较低,可织性差,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难度较大;采用"先染织、后退维"的工艺路线,织造效率和布面质量能得到保证,可应用于产业化生产;色织布退维后,织物的白度降低,颜色变浅,但无明显沾色现象.  相似文献   
106.
为寻找一条工序简单、耗价低、易于工业放大路线,实现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SiCl4)废物资源化制备正硅酸乙酯(TEOS),本文以多晶硅副产物SiCl4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备TEOS,在半连续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SiCl4与乙醇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TEOS产率及纯度的影响。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表明:15℃下,以恒定速率滴加14.21 g无水乙醇于15 g四氯化硅中,反应35 min,补加8.12 g无水乙醇;55℃下恒温40 min,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的乙醇和氯化氢,TEOS产率达到86.61%。对正交实验优水平下制得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IR)和气相色谱(GC)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TEOS结构正确,其纯度大于99.0%,达到市售分析纯纯度。  相似文献   
107.
借助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汾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在不同的分割距离范围内有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多年平均降水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带性,蒸发量分布变化地带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8.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damage degree and the precipitated phases of heat-resistant metal in power plan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stress environment, the high-temperature ag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aging behavior of T91 stee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stress. The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precipitated ph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ed martensite was dispersed, and the grain size is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density of disloca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stress. The important strengthening phase of M23C6 (M=Fe, Cr) was coarsened by the diffusion of main alloying elements Cr, while the smaller size MX (M=Nb,V; X=C, N) phase distributed in the grain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aging.  相似文献   
109.
运用热模拟技术,通过硬度测量及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了含Nb微合金钢奥氏体变形后长时间等温对低温(525℃)回火组织及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1 200 min时组织几乎保持不变.硬度值在回火初期一直下降,到120 min后,开始缓慢回升,到1 200 min基本保持不变.应变诱导析出颗粒粗化后即使长时间回火,颗粒并没有明显长大.回火后期的硬度值上升是由于Nb在α湘中进一步形核长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0.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rO2.xH2O催化剂对丙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研究,并用XRD和XPS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时机械搅拌速度、沉淀剂的种类、沉淀时溶液PH值、催化剂灼烧温度及金属担载量等因素对Ru/ZrO2.xH2O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搅拌速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以及Ru担载量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而加大沉淀时溶液PH和升高催化剂灼烧温度则对催化剂性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