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下载专区、网络课程、习题库以及教学论坛等栏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2.
以设计为主线改革制图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以结构设计和创新设计为主干,构建制图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将工程制图理论和设计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改革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造就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9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自上而下逐分段多分段回采,各分段矿石回收指标随着结构参数变化而有较大不同。通过不同进路间距、不同放矿步距下的多分段放矿实验,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下的各分段回收指标,并用Matlab编程对分段回收指标与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岩石混入率、纯矿石回收率、回收率与分段、放矿步距、进路间距之间的回归方程,阐明了不同分段结构参数对回收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在互不溶体系的逆流萃取研究中 ,理论级数、最小溶剂比、计入级效率的实际级数是 3个重要的工艺参数 ,通过Acad和Lisp语言编程 ,可对这 3个参数进行计算机图解计算 ,快速、方便 ,较手工方法精确 ,便于贮存 .  相似文献   
995.
从4个方面论述了在《机械制图》课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应用本文推导的数学模型及所设计的程序,解决了教学和工程绘图中在圆锥上截切出圆锥曲线的正轴测投影的计算机辅助绘图问题。该法可绘出任意位置任意大小的圆锥截断的正轴测投影图,对完整的椭圆还能自动画出其长短轴,可供教学绘图和工程绘图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对高延伸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UHMW-PP)与低延伸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丁烯_(-1)(UHMW-PB_(-1))共混物的凝胶膜通过固相共挤出和牵引延伸后的延伸状态及在不同温度下延伸对延伸物的结晶取向效果进行探讨。通过WAXD,DSC,力学物性测定研究了试料的结构与物性。结果表明,经固相共挤出的试料在低于共混物二组分熔点的温度(T_d=120℃)下牵引延伸,其延伸性较低,主要取决于低延伸PB_(-1)。而在共混物两组分的熔点之间的温度(T_d=155℃)下牵引延伸,此时试料的延伸性,主要由其中结晶状态的UHMW-PP组分所支配,显示出较高的延伸性。上述结果并通过热处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探讨了工程制图课程的学科地位以及认知规律,分析了在新时期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探讨了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等问题,目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9.
在实际观测和实验室试验基础上,概述了顶煤放出基本规律——放出椭球体,并根据这个基本规律论述了顶煤放出量与矸石放出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美国刑事简易程序在制度建构和机制运行方面的成败得失对我国而言都是前车之鉴。本文通过对两国简易程序的全面比较,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