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91.
Pd/C催化剂中Pd的分散度和对H_2的吸附、脱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H_2-O_2滴定法、脉冲吸附法和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工业Pd/C催化剂中Pd的分散度和H_2吸附、脱附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Pd/C上H_2的化学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特别是H_2溢流现象显著,这是与Pd的分散度密切相关。对催化剂的这些性能与其催化活性和失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2.
在单电子Hartree-Fock近似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离子方法研究RGS中原子型的激子驰豫及所导致的激发态原子解吸机理.研究表明激子──晶格相互作用在解吸过任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是位于表面的及表现下一层的原子型激子,可通过空腔解吸机理导致激发态Ne原子的解吸,却不可能导致激发态Kr原子的解吸,这与它们的体内a-STE周围能否形成空腔有关.此外,对解吸原子的发光研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93.
用低温氮吸附、程序升温热脱附(TPD)、远红外光谱(FT—Far—IR)等方法研究了工业脱蜡分子筛活性下降前后的性质.结果发现:脱蜡分子筛活性下降除表面滞留有难以脱去的不饱和有机物外,更可能是由于活性吸附位之一的Ca~(2+)离子活性下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4.
以贵州省典型土壤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区重金属超标率石灰土>黄壤;石灰土的pH缓冲性能大于黄壤,且碳酸钙含量增加到90g/kg时,黄壤的pH将不在增加,pH稳定在7.08,碳酸钙含量增加到120g/kg时,石灰土pH讲不再增加,稳定在8.26,而增加粘粒含量对土壤pH无明显作用;除了石灰土中的Cr和As,无论黄壤还是石灰土,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吸附固持的作用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黄壤和石灰土的吸附量都有所增加,但解吸量无明显促进或降低,即碳酸钙影响该地区土壤重金属蓄积的作用大于粘粒;黄壤和石灰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主要集中在前90min内,其后的吸附则进行得十分缓慢,且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量石灰土>黄壤;三种动力学模型拟合中,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度最好,从动力学参数中可知,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量大于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量,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大于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95.
页岩气等温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页岩的吸附与解吸特征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吸附模型和解吸模型分别对等温吸附实验和等温解吸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和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描述页岩气等温吸附过程比较合适;页岩的吸附曲线与解吸曲线不重合,解吸过程存在着滞后.页岩气的等温解吸过程宜用解吸式模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9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溶解性有机质(L-苯丙氨酸、蛋白胨和柠檬酸)对苯并[a]芘(BaP)在黑炭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解性有机质的存在均会增加BaP在黑炭表面吸附的非线性程度.L苯丙氨酸和蛋白胨的存在均可以抑制BaP在黑炭表面的吸附,同时促进了BaP的解吸,这主要取决于L-苯丙氨酸和蛋白胨对BaP的增溶作用.但是由于BaP可以分配到黑炭表面吸附态的蛋白胨中,在相同添加浓度下,L-苯丙氨酸对BaP吸附的抑制作用更强.与L-苯丙氨酸和蛋白胨相反,柠檬酸的存在增加了BaP在黑炭表面的吸附并减小了吸附过程的可逆性,这主要是由于吸附在黑炭表面的柠檬酸对BaP的吸附作用.当柠檬酸的浓度从0 mg· L-1增加到50和100 mg·L-1时,BaP的吸附能力参数Kd值(在ce=100 μg·L-1下)分别从119 268 mL·g-1升高到134 877和180 639mL·g-1,解吸滞后指数H分别从0.44减小到0.41和0.39.本研究为预测多环芳烃在溶解性有机质污染的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最终归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7.
柠檬酸发酵液的活性炭吸附处理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柠檬酸发酵液的工艺条件及流程。探讨了湿度、通量、停留时间、再生碱液浓度等对吸附、脱附操作的影响。解决了萃取法制柠檬酸操作时的界面污物现象,为充实该法制柠檬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8.
对XH-1型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含酚废水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吸附平衡时间,确立了吸附体系Freundlich等温式,找到了树脂在不同再生剂中再生最佳工艺条件,发现了吸、脱附过程分别具有二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得到其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9.
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常压下丙烯齐聚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320℃。重量空速为3~6h~(-1)。随着Na-ZSM-5钠交换度的增加,其比表面及酸中心都增加,从而使反应活性提高。残钠量小于0.01(wt)%时,其活性趋向稳定。氨的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表明:HZSM-5催化剂上同时存在着强、弱两类酸性中心,它们对反应均有催化作用。通过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B酸中心比L酸中心更容易结焦,而催化剂后期的活性是由L酸提供的。  相似文献   
200.
苯酚在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苯酚在系列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苯酚脱附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在A l(Ⅲ)/AC、Mg(Ⅱ)/AC、Fe(Ⅲ)/AC、Ca(Ⅱ)/AC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Ag(Ⅰ)/AC、Cu(Ⅱ)/AC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其在原始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分类,苯酚属硬碱.在活性炭表面分别负载硬酸类金属离子Al3 、Mg2 、Fe3 和Ca2 ,会增大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提高对苯酚的吸附能力;Ag 属软酸,负载Ag 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局部硬酸度,从而降低了其对苯酚的吸附能力;Cu2 离子属交界酸,负载Cu2 离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交界酸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表面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