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39篇
系统科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4288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41.
采用常规热压方式对干纤维进行热压制造高密度纤维板,分析了热压温度、板坯含水率、板材厚度及板材密度与高密度纤维板中心层升温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汽化之前,热压温度越高,板材越薄或板材密度越小,其升温速度就越快,而板坯含水率对中心层升温速度影响很小;热压温度越高,板材越薄,板材密度越大或板坯含水率越高,则水分的汽化温度就越高;热压温度越高,板材越薄,板材密度越小或板坯含水率越低,板坯内水分的汽化时间就越短;板材越厚,板材密度越小或板坯含水率越高,则水分汽化后的回落温度就越低,热压温度对回落温度没有影响。水分汽化之后,热压温度越高,板材越薄,板坯含水率越高或板材密度越小,其升温速度就越快。  相似文献   
42.
毡体密度对C/C复合材料增密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液化石油气作碳源、针刺炭毡作增强体,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中制备炭/炭(C/C)复合材料,在毡体内部设置石墨纸作发热体,并研究了一次性沉积15 h后,毡体密度对增密速度和材料结构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沉积炭的显微结构,用XRD均峰位法研究了材料的石墨化度,并用排水法测量材料的表观密度.研究表明, CVI工艺增密速度随毡体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较高的毡体密度有利于获得较高石墨化度的高织构的粗糙层结构(RL)热解炭.图4,参15.  相似文献   
43.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和G3方法,对CS自由基与O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UB3LYP/6—31G^*.UB3LYP/6-31 G^**和G3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在G3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表明:CS自由基与O2反应有3条通道,其中1条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极易发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4.
Fe/Cr(001)超晶格层间耦合和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法对Fe/Cr(001)起晶格的层间耦合和自旋极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理想Fe/Cr超晶格的层间耦合随反铁磁Cr层层数的增加呈短周期性振荡;在较稳定的结构中,整个Cr层都以较大的磁矩被极化,且极化程度受铁磁层原子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5.
采用功率谱计算和小波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舰船辐射噪声在能量分布及噪声信号在不同尺度上的零交叉密度,找到了二者与人耳进行听音识别感觉之间的联系,为人的听音经验转化为数字特征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6.
在线识别两相流流型的压差波动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根据压力波动过程实现汽(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识别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两相流压差波动的产生原理、压差波动过程的特征提取和特征分析,分析流型在线识别的特点及各种实现方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通过HF/3- 2 1G从头计算求得琥珀酰苯胺 (PHSIM)和联丁二酰亚胺(BSIM )的内旋转位能曲线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 - 31G 水平对能量极小点所对应的稳定构型进行全优化 ,并作集居数分析、自然键轨道分析和简正振动分析 ,获得它们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PHSIM和BSIM均以非平面构型存在 ,前者分子中五员环和六员环之间的夹角约为 4 3°;后者的 2个五员环平面相互垂直。它们分子中羰基伸缩振动带均分裂为 2个 ,在PHSIM中为 1 74 0cm-1 、1 795cm-1 ,而在BSIM中为 1 773cm-1 、1 80 2cm-1 ,且低频带的振动强度远大于高频带。由振动频率计算了标题物在 2 98~ 80 0K温度范围的热力学函数 ,通过原子化反应由B3LYP能量估算了它们的标准生成热  相似文献   
48.
动态黑洞视界面附近熵密度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带有电荷与磁荷的直线加速动态黑洞的熵密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视界面附近沿某一方位角的熵密度总是正比于该处视界温度的三次方的结论。发现直线加速动态黑洞视界面附近的熵密度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与方位角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相关献的回顾、总结VEGF及VEGF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VEGF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因素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结论: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刺激微血管因子,针对VEGF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给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0.
在LDA/NL水平研究了最大硬度原理(MHP)在S2C12分子旋转异构化过程中的真实性。报告了S2C12分子在键的旋转异构化过程形成的各种异构体分子的硬度、化学势和总能量的计算值,并由此得出重要结论:①在分子旋转异构化过程中,硬度最大的分子能量最小,而硬度最小的分子能量最大,用计算的硬度表征S2Cl2异构体的稳定性与计算的总能量表征S2C12异构体的稳定性相当吻合,从而使最大硬度原理被进一步证实。②虽然化学势不宜表征异构体的稳定性,但是恒定的化学势是最大硬度原理成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