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是《压水堆柠檬酸-过氧化氢-离子交换在役去污工艺流程可行性研究》课题的一篇进展报告,研究了钴和镍在3.0×10(-2)mol·L(-1)C6H8O7·H2O-3.3×10(-1)mol·L(-1)H2O2(pH3.00或3.50)介质中的离子交换行为,结果表明:M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能从该络合剂介质中吸附钴或镍,使柠檬酸再生,添加少量的M2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增大穿透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92.
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出1例1D的新型草酸钴化合物—[Co(C2O4)0.5(H2O)]n(1).X-射线单晶衍射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78 5(6)nm,b=0.542 5(3)nm,c=0.966 5(5)nm,β=126.371(5)°,Z=8.在化合物中,Co2+离子与草酸基团沿b轴交替连接而形成一个1D直链结构,这些链状结构之间又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一个3D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以1mol.L^-1NH4SCN为介质,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4mol.O^-1硝酸反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水相测定微量钴的方法,钴量在0-5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0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17%,该方法适用于腺苷钴胺片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4.
早在1914年Edison[1]就发现,在Ni-Cd及Ni-Fe电极正极材料中添加钴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极性能.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钴对Ni(OH)2电极性能的影响主要有[2,3]:增加电极的导电性;提高析氧过电位;提高充电效率.在镍电极中添加...  相似文献   
95.
合成出四-(对-辛酰氧基)苯基卟啉钴配合物[TOPPCo],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摩尔电导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TOPPCo在DMSO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6.
在亚氨基二乙酸酸化母液中加入Ca2+,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形成亚氨基二乙酸钙络合物沉淀,沉淀分离后酸化得到亚氨基二乙酸产品.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亚氨基二乙酸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总回收率达87.8%.  相似文献   
97.
以海绵钛副产品氯化镁为原料,采用水溶液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镁时,氢氧化镁团聚严重,且在极板上脱落困难.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适量SO2-4来优化氢氧化镁分散性,可有效解决氢氧化镁团聚严重的问题.探究了SO2-4对氢氧化镁脱落性能、产物形貌及生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的质量浓度对氢氧化镁初始脱落时间影响较大,SO2-4的质量浓度为0.45g/L时,氢氧化镁性能最佳,初始脱落时间最短约 10min;氢氧化镁在极板上结晶长大时,生长方式为层岛复合生长模式,同时发现添加SO2-4后,能够诱导氢氧化镁以阶梯状的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98.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能量转换和储存系统的关键电极反应。目前,贵金属基材料,如铂和钯,是ORR最有效的催化剂,但其地球储量稀少、价格昂贵,且抗甲醇和CO性能差。因此,开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对能源转化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非贵金属钴(Co)基氧还原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性能调控策略,分为Co合金、Co-N-C、Co纳米粒子、Co基氧化物、Co基磷化物和Co基硫化物等多种形式,并对未来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氧还原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在THF体系中, 设计并成功地合成了两种具有平面结构的三嗪类衍生物2,4-二(3,5-二甲基吡唑)-6-二乙胺基-1,3,5-三嗪(简写为Bpz*eaT)和2,4,6-三(3,5-二甲基吡唑)-1,3,5-三嗪(简写为Tpz*T)化合物, 并以此为配体, 在不同的温度下合成了3种新型配合物Co(Bpz*eaT)Cl21), [Co(Bpz*T-O)2]·;(COO)2·;H2O (2), [Co(Mpz*T-O22(H2O)2]·;3H2O (3).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分析了其光谱及结构特征. 此外, 还对三嗪衍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原位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氯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由于其可以黏附在植物上或经过植物进入饮用水中,因此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运用微分脉冲伏安(DPV)方法通过修饰碳糊电极检测了百菌清。首先运用电化学方法将氢氧化钴恒电位沉积到碳糊电极表面。在电极电压的作用下,百菌清分子被萃取到电极表面,百菌清与氢氧化钴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在-0. 66 V处得到一个还原峰。还原峰电流与随扫速呈一次方正增长关系,证明还原过程受吸附控制。吸附过程满足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反应ΔG_r为-3 929. 94 k J/mol,可以自发进行。运用量化计算和交流阻抗的方法探究了反应过程,计算所得结果与电化学实验所得结果相一致。因此可以用该体系来检测百菌清。还原峰电流与百菌清浓度的对数在3. 333×10~(-5)~3. 333×10~(-12)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信噪比(S/N=3)达到3. 333×10~(-12)mol/L。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污水中百菌清的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