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7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b2+的磷酸盐高效稳定化方法及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铅污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经济快速高效且对pH适应能力强的Pb2 稳定化方法。考察了3种磷酸盐CaHPO4、Ca(H2PO4)2、Na3PO4对水溶液中Pb2 的稳定化效果,比较了反应时间和初始Pb2 浓度变化对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反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这3种磷酸盐均可通过生成沉淀的方式迅速完成Pb2 的稳定化,溶液中Pb2 去除率分别达96.9%、97.5%和100%。3种磷酸盐对Pb2 稳定化效率随着初始Pb2 浓度增加而升高,且Na3PO4处理效果最优。溶液pH升高有利于Pb2 的磷酸盐稳定化。  相似文献   
92.
纳米CuO/TiO2的光催化降解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铜离子的纳米TiO2粉体,并利用XRD和T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6G 溶液光催化降解反应,研究了固定化纳米CuO/TiO2粉体的光催化性质。实验表明,固定化纳米CuO/TiO2粉体的光催化性高于固定化纳米TiO2粉体。其机理是铜离子掺杂后提高了TiO2对氧的吸附能力,减少了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复合,从而加速了光降解反应。另外,将其用于污水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确定了以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作为含油废水回用处理核心工艺.通过对胜华炼油厂二级出水回用的生产性试验,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该工艺的设计及工程上的运行操作提供科学、实用可靠的参数.废水回用可缓解水源不足并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将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工程菌固定化生物滤池除臭效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工程菌固定化生物过滤去除H2S和NH3。考察了最大容积负荷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相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容积负荷不超过20 g.(m-3.h-1)时,工程菌固定化生物滤池对H2S和NH3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9%以上,H2S和NH3容积负荷分别超过80 g.(m-3.h-1)和50 g.(m-3.h-1)或者停留时间小于20 s时,去除效率迅速降低。通过反冲洗可以降低滤池的压降,提高除臭效率,反冲洗后通气12 h和72 h,滤池对硫化氢和氨气的去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5.
双载体固定化中国红豆杉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的双勒体包埋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一套合适的国家化细胞条件,海藻酸钠浓度为30g/L,聚乙烯醇(PVA)浓度为70g/L,CaCl2浓度20/L,包埋浓度为0.18g/L,接种密度为0.12g/L,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固定化2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的真菌物作为诱导物能限制细胞生长,且明显促进紫杉醇  相似文献   
96.
氟两相催化体系(FBC)是一种新型均相催化剂固定化(多相化)和相分离技术。氟两相催化体系在较高温度时可以互溶成单一相从而为化学反应提供优良的均相反应条件,降低温度体系又可恢复为两相,只需经过简单的相分再即可实现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和催化剂的再生。独特且对环境友好的性能使氟两相体系在诸多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氟两相催化体系的概念、特性,并对其在催化反应、有机合成、产物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修饰进行新型乳糖酶固定化载体的制备研究.使用聚苯乙烯粉末依次经过硝化、还原反应,再与Vc作用活化进行化学修饰.硝化反应平均每个苯环引入1.45个硝基,硝基还原比率达到24.97%.用Vc活化使氨基活化比率可达到21%.通过对新型酶固定化材料的检验,证实了乳糖酶被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98.
DNA在固体支持物上的固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固定化在核酸化学、生物计算、基因芯片制作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DNA分子在纤维素膜、金膜和玻璃片等支持物上的固定化方法和特点,以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简要地讨论了DNA在固体支持物上固定化研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
开展了通过2-二苯膦基二茂铁基-乙基5-羟基-3-氧杂戊醚(膦配体2)中的羟基键连到Merrifield树脂上的负载研究,制备了一种新的树脂负载的二茂铁膦配体(膦配体3).元素分析测定负载的膦配体量为0.53 mmol/g;31P NMR表明负载的膦保持负载前的三价特征而未被氧化;负载的膦可作为支持配体应用于钯催化的S...  相似文献   
100.
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方法对漆酶进行固定化,在固体基底(云母片)上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CPAM)/漆酶自组装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对自组装膜的活力增长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并对层层自组装方法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AM/漆酶自组装膜的活力随着自组装层数的增多呈线性增长,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