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分层次多维实验教学体系的新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2.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是发声的基本中枢,刺激DM核团诱发叫声的语图表现为单柱状,频率可高达12000Hz以上,在语图中表现出具鸣肌特性的噪音与乐音相混合,刺激左,右侧DM诱发的叫声,各项声学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种类的鸟之间在波形,频带范围上则有不同,惊吓叫声的语图也表现为柱状,各个频民在的范围较宽,乐声与噪声共存等特点,但不同种类的鸟有明显的种族差异,这表明惊吓叫声与刺激DM核团诱发的叫声具有种属差异,但同种之间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73.
语音识别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于近年来达到大规模商用水平.本文概括了统计语音识别理论的发展状况,并单独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在声学建模、语言建模、多语言共享、语义识别等方面的卓越性能.深度神经网络的性能优势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通过回顾类人听觉信息处理对深度神经网络的改进作用,我们意识到,深度神经网络与类人听觉信息处理相结合,必将推进语音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语音识别中的进步,也必将推动类人听觉信总、处理技术的进步.语音识别技术后续发展的重点是对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算法的改进使之更好地实现类人听觉.最后,我们分析了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听觉的抗噪修复机理和听觉关注机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在10只马拉坦麻醉和三碘季胺酚麻痹的新西兰兔上用粗金属电极记录刺激杏仁在视皮层V1区的诱发电位活动,并考察其分布情况。当刺激杏仁基底核时,在整个视皮层V1区都记录到潜伏期为1~2ms的诱发电位,振幅最大的电位分布在V1区前部。刺激杏仁基底核还使视皮层光诱发电位的主反应受到抑制,作用的潜伏期为10ms,时程为20ms。这些结果显示,杏仁基底核可能有向视皮层V1区直接的纤维联系,其功能之一可能是介导杏仁体对外膝体视觉信息上传和处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75.
将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用川芎嗪联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表明,A组显效率达66.7%,治疗后1周听力损失值平均恢复27.8dB.对眩晕伴随症状改善率达77.8%,疗效优于B组.对血流变指标改善A组也好于B组.BAEP的恢复2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76.
Introduction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 is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surgery,because it can reflect the result of the visualprocess consisting of light perception at theretinal,transmittance along the visual pathways,and the final cortical presentation. In practice,thePVEP is a transient signal contaminated by theongoing background electroencephalograph(EEG)and othernoiseswith poorsignalto noise ratio. Toobtain a clear PVEP complex,the ensembleaveraging met…  相似文献   
77.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英语句子重音,提出了一种基于听感知特征的方法。根据音素特点,改进段长的归一化方法;根据听感知特性,引入半音程和响度特征,并以归一化的音节最高值代替其平均值,系统正确率达到78.7%,漏检率为9.37%。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基于掩蔽效应的突显度模型,系统正确率提高到83.4%,漏检率下降到5.72%。实验表明,突显度模型更符合人的听感知,其性能接近人工标注的一致率(约为86%)。系统还具有文本无关和说话人无关的优点。  相似文献   
78.
观察到一组无脑干病损临床表现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听觉脑干电反应的改变,包括反应阈升高、波峰潜伏期延长和波峰同潜伏期延长等,反映了中耳、耳蜗、听神经和脑干的放射性损伤,提示ABR在早期发现NPC放疗所致脑干型放射性脑病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视觉刺激前后脑电(EE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的非线性特征,计算了单次和多次叠加平均情况下EEG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诱发电位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诱发电位的关联维数低于自发脑电,说明诱发电位的复杂性低于自发脑电.  相似文献   
80.
睡眠剥夺对脑认知和脑电复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睡眠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考察了正常睡眠与睡眠剥夺情况下脑认知能力的变化,分析了两种状态下自发脑电和事件相关电位复杂性的差异.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幅度反映不同状态下的脑认知能力,采用小波熵方法分析其复杂性.实验采用数字脑电图仪记录19导脑电信号,用OB序列诱发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睡眠剥夺组的靶刺激反应时间明显增长,而P300幅度显著降低、潜伏期明显增加;小波熵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睡眠组比较,睡眠剥夺组自发脑电的256点小波熵和事件相关电位的32点小波熵均值都显著降低.故得出结论:睡眠剥夺对人的认知和脑电复杂性均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睡眠对维持大脑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