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7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超等长练习的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是人体进行运动的首要素质,发展力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样效果也各有不同,作为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的超等长训练,已日益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但由于他们对其生理机制了解甚少,缺乏训练的科学性,因此采用时,伤病也经常发生,因而有些专家及教练指出:超等长训练应三思而后行。本文旨在通过超等长训练生理学的分析,阐述其训练的科学依据和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运动员能理解运用它,指导自己的训练。  相似文献   
42.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性能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对文献中及作者试验过的37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效果作了拟合评价,结果表明,有33种添加剂的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89.2%.此外,还对油酸钠和聚乙烯醇两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能力作了预测,结果也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沸腾换热、多孔物质内传热传质及毛细管中两相流的理论及实验,提出了烧型多孔表面沸腾换热的改进模型,再据此而得到新的烧结型多孔表面泡态沸腾换热关联式,与实验结果比较,偏差在士30%以内。关联式适用于F-11,F-12,F-22,F-113,F-114。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相似理论,利用工质热力学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临界热流密度值模化方法.应用本法,可以将各种工质在不同压力下的临界热流密度值表示在一根曲线上.它既适用于流动沸腾工况(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也适合于池式沸腾工况.用此法整理所得的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5.
An important issue of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signals analysis is de-noising thai is the guarantee of acquiring good detecting effect. The paper illustrates a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ingle processor (DSP) based on wavelet shrinkage algorithm. In order to realize real-time GPP, signals analysis, some key issues are discussed such as the realization of fast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he selection of CPU chip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data movement. Experimeni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SP based application not only basically meets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GPP, signals analysis, but also as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GPR signals analysis.  相似文献   
46.
对淬火过程中流固耦合传热与汽液两相流动计算进行了研究,从两相流动与沸腾换热基础理论出发,推导出金属块淬火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流固耦合求解控制方程和计算方法.淬火过程产生大量气泡,局部蒸汽含量很高,因此计算过程将气液均视为连续介质,利用双流体模型进行计算.与传统的反传热问题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过程简单,通用性强,更适用于工程设计与应用.计算过程利用了Bromley和Rohsenow的换热关联式分别模拟膜态沸腾和核态沸腾传热,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计算方法基本把握了淬火过程中传热传质现象本质.  相似文献   
47.
涤纶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工艺条件的复合作用,从而使得产品在外部形态及结构尺寸上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确切反映染整加工中每道工序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实验模拟了不同品种的涤纶长丝织物的染整工艺,分别考察各工序处理后织物缩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工序对织物的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织物在整个染整工艺过程中的总缩率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影响织物收缩的因素包括热、湿和碱,其中热、湿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8.
为减小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利用非接触测量技术,测量了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生及单面干燥条件下的收缩,研究了减缩剂、聚丙烯纤维等几种作用机理不同的物质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生及干燥收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板式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试验架,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约束试验,研究了减缩剂、减缩剂+聚丙烯纤维等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的作用.结果表明:减缩剂、聚丙烯纤维、减缩剂+聚丙烯纤维及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均有减缩抗裂效果,其作用大小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减缩剂>减缩剂+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49.
HSLWAC梁收缩和徐变预应力损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1根低强轻骨料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持续1年的预应力损失试验,并进行了与普通混凝土对比的收缩和徐变材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小于普通混凝土,后期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相同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徐变系数小于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比普通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大.结合编制的混凝土结构时随性能分析程序,基于材料收缩徐变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多种规范方法对所做试验和文献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分析对比,建议了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0.
对均匀高压电场作用下平板池沸腾换热的强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在较低过热度的范围内电场对换热有明显的强化效果.场强越高,相同过热度对应的换热系数越高.在相同的场强下,强化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结合试验结果对电场强化沸腾换热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在热流密度较小的范围内,对流换热占主导地位,电场强化对流换热使壁面过热度大大下降,导致相应过热度下汽泡的平衡半径提高,因此,抑制了核态沸腾.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汽泡的产生和运动成为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此时过热度的变化不是很大,在相同的过热度下,电场可以减小汽泡的临界半径,使汽泡增多.在汽泡准备区,电场会影响汽泡的核化;在汽泡成长区,电场会影响汽泡的长大、变形和脱离;在非沸腾区,电场会影响单相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