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22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尿塔断裂金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发生事故的尿塔为多层包扎式筒体,经过金相组织检查、晶粒度测定和循环变形分析,认为环焊缝存有焊接缺陷,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焊接缺陷会萌生裂纹,并最终导致尿塔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实际地下室渗漏水原因,防水方案、堵漏防水施工方法等有较详细的论述。图1、参2。  相似文献   
83.
刘泽刚 《太原科技》2006,(7):58-59,61
论述了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并从设计方面、材料方面和施工方面提出了预防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梁国琴 《太原科技》2006,(8):16-17,20
通过分析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搞好共享管理的对策,以及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联合推动和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我校211工程立项建设的1000t真三轴试验机深基础在高水位,软土地质以及复杂施工环境条件下,采用整体沉臬法施工技术获得成功,对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丰富计算机字库,传承中国文化,减少人工手写工作量和汉字图像字库的存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部件融合的“我”体个性字库的建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个人手写稿的部件与352个部件匹配,由Gabor小波提取部件特征,利用仿射变换和图象卷绕来实现部件融合为“我”体汉字。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行,在减少人工手写工作量和降低汉字图像字库的存储量上具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87.
选取汽车前门窗框为研究对象,基于CAE原理,运用Moldex3D模流软件分析后发现,导致翘曲变形量较大的原因为塑胶流动不平衡。根据流动平衡原理进行浇口位置的变更设计,再次模流分析显示最大翘曲位移量从18.54 mm降至14.05 mm,降低了24.22%;最大成型压力从224 MPa降至171 MPa(单一模穴),降低了23.66%;最大锁模力从2 003 t降至1 474 t(单一模穴),降低了26.41%。  相似文献   
88.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是电力电子装置中关键可靠性敏感元件之一,辨识IGBT模块缺陷,是避免突发故障,增强电力电子装置可靠运行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动态时间弯曲(DTW)差异的IGBT模块早期缺陷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缺陷对IGBT模块门极寄生参数的影响,通过分析缺陷前后,门极电压信号序列DTW的差异,判断IGBT模块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其诊断结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
根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离缝修复工艺,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理论,采用内聚力单元模拟层间粘结界面,建立考虑多界面粘结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无砟轨道板在温度梯度-50 ℃·m-1~+100 ℃·m-1、温升温降-30 ℃~+30 ℃作用下的翘曲变形,结果表明:离缝修复条件下,在计算范围内温度荷载作用时,轨道板翘曲变形模式和最值与正常状态一致,说明离缝修复使无砟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0.
含油气盆地重要勘探领域基岩油气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基岩油气藏储层特征、成藏要素、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基岩是盆地形成前的地层,任何时期的地台均有分布。简单盆地只有一个基岩,叠合盆地必需有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有过大的构造运动才能有新、老基岩之分。基岩油气藏可以分为潜山顶部基岩油气藏和潜山内幕型基岩油气藏。储集岩以花岗岩和火成岩为主,具有特殊的有效储集空间,非均质性强。基岩油气藏储层具有新生古储、成藏期早、圈闭形成早且类型多、内幕结构复杂、疏导体系复杂、运移方式多等特征。世界大型基岩油气藏多分布在拗陷盆地,中国基岩油气藏重点分布在东部断陷盆地基底和北部褶皱盆地基底以及叠合盆地的老基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