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0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白腐真菌对染料废水脱色及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介绍了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和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脱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以后真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02.
邹方伦  龙汉武  赵刚  潘高潮 《贵州科学》2006,24(2):68-70,43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贵州林木菌根菌资源,本文对贵州林木菌根菌资源进行调查的同时,对其分布特征、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名贵食用菌及毒菌的中毒症状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菌根真菌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有38种,名贵食用真菌主要种类有39种,常出现食用中毒的主要种类有18种.主要分布在贵州境内海拔190m~2 230m之间.  相似文献   
10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售食用菌中硒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几种市售食用菌中硒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硫酸-高氯酸作为消化剂,邻苯二胺替代3,3-二氨基联苯胺,在硒含量为6~30μg范围内对平菇所做的重复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都有较好的效果.对市售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姬菇、金针菇等5种食用菌中硒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8.74,33.47,22.68,23.27,20.70μg/g,为富硒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摇瓶震荡培养两种培养方法获得丝状真菌Aspergillus sp.MF134培养物,并从中提取活性物质.应用纸片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探讨MF134菌的抗菌活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固体培养物的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cia albica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产物主要在孢子形成时产生的,而且与海水的存在有关,海水培养物所产生的抗菌活性高于淡水培养物.  相似文献   
105.
硅胶破碎法抽提真菌染色体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基因组步行PCR克隆真菌木聚糖酶基因的研究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可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用的高得率、高质量真菌染色体DNA的抽提方法.采用液氮研磨和硅胶破碎相结合提高染色体DNA得率,采用亚精胺法纯化提高DNA的纯度.抽提的染色体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酶切、PCR反应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获得分子量大、样品纯的染色体DNA,可有效地用于PCR扩增,并能被限制酶有效地消化.  相似文献   
106.
白腐菌对焦化废水中吲哚的降解及其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白腐菌BP降解吲哚,研究了白腐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对两种浓度吲哚的降解过程和机理,以及吲哚的降解与白腐菌漆酶酶活、生物量、培养基pH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中白腐菌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吲哚去除率与白腐菌漆酶活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白腐菌漆酶活率达到最高时,可去除97%以上的吲哚;高浓度吲哚会抑制白腐菌的生长,同时也激发了白腐菌漆酶的产生,秸秆滤出液能促进白腐菌的生长和漆酶活力的增长;白腐菌BP最适pH值为6~7,pH值在5~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HPLC谱图3~6 min之间出现的新物质可能有氧化吲哚和靛红.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林副产品的丰富资源及其开发前景,认为利用木屑、棉子壳、稻草、蔗渣等大力开发食用菌生产,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再生性农业,可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利用饼、粕及其他副产品做饲料,利用轻工业、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做原料,发展蛋白质饲料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筛选具有转化利用单萜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以5株植物内生真菌为生物催化剂,(+)-柠檬烯、(-)-柠檬烯、月桂烯为生物转化底物,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生物转化产物.结果表明:5株植物内生真菌具有生物转化(+)-柠檬烯、(-)-柠檬烯、月桂烯的能力;当底物为(+)-柠檬烯时,主要产物均为柠檬烯-1,2-二醇,其中,菌株Diaporthe Nitschke PS10的产量最高,达到4.57 g·L-1;当底物为(-)-柠檬烯时,主要产物为柠檬烯-1,2-二醇,产量为0.81~2.04 g·L-1;当底物为月桂烯时,转化产物有环氧罗勒烯、氧化芳樟醇、柠檬烯-1,2-二醇等化合物;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9.
生产食药用菌的最佳培养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猴头菌、金针菇和白木耳为实验菌株,重点研究了摇瓶种子培养基和深层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在最佳深层发酵培养基中,猴头菌、金针菇、白木耳菌丝体转化率分别可达85.6%,83.4%,68.1%。  相似文献   
110.
液态发酵技术培养食用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苗以其特有的鲜香风味、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而得到世人的喜爱。笔者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液态发酵这一生物技术在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的情况。国外的研究方向大致为:食用菌菌丝体变为子实体的发育因子及内在机制、风味物质、化学成分及在医药和饲料方面的应用等。国内的研究方向包括为:供应液体菌种、医药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及提取代谢产物等。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液态发酵这一生物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