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61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合成了一种黄色的超分子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此超分子化合物结构得以稳定。抑菌活性测试发现此超分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实验选取石榴皮等9个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以抑菌圈为衡量指标系统研究了各部位水、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方差分析(P〈0.05),初步确立石榴皮、石榴叶、酸石榴籽为有效抑菌部位,且有效部位的醇、水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从生产的角度考虑以水作为溶剂提取石榴抑菌物质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针对我国目前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和标准。阻隔性、抗菌性、抗静电性是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如涂覆整理剂、纤维改性等工艺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但对于便捷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仍有欠缺。纺织基柔性传感器在实现医用防护服智能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制备成本、使用效率和传感器服用性等问题仍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4.
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棉纤维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接枝聚合,并使接枝的DMAEMA季铵化,以赋予棉纤维良好的抗菌性能。实验对影响DMAEMA接枝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当φ(DMAEMA)为10%,引发剂浓度为20 mmol/L,pH为1~1.5时,在45℃反应5 h后,得到较好的接枝效果。同时发现,溶剂类型对棉纤维/DMAEMA接枝共聚物的季铵化反应影响很大,丙酮对季铵化最为有利。接枝率的提高可加强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抗菌性能;与单独采用溴代正丁烷为季铵化试剂相比,先后采用溴代正丁烷和溴代十二烷作为季铵化试剂,所得材料的抗菌性能更为优良,说明长链季铵盐聚合物与短链季铵盐聚合物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5.
利用二烃基二氯化锡和新制的N-(5-氯亚水杨醛基)-L-异亮氨酸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二烃基锡N-(5-氯亚水杨醛基)-L-异亮氨酸酯,R2Sn[2-O-5-C lC6H3CH=NCH(s-Bu)COO](R=Ph,1;c-C6H11,2;n-Bu,3),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中心锡原子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与三齿配体形成了五元和六元两个螯合环.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合成的三种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
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NBP)缩L-苯丙氨酸甲酯、PMNBP缩L-缬氨酸甲酯、PMNBP缩L-亮氨酸甲酯、PMNBP缩L-色氨酸甲酯席夫碱等4种配体以及相应的过渡金属(Cu2+、Co2+、Ni2+、Zn2+、Mn2+)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及红外光谱表征;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PMN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4种配体均以酮式结构存在;(2)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3)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配体,5种金属中,锌的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97.
猴腿蹄盖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3种溶剂萃取物,其中正己烷萃取物对番茄霜霉病菌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正己烷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碳酸(2)、己二酸(3)、绵马素BB(4)和α-菠甾醇(5),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8.
以水杨醛和水合肼作为原料,合成了N,N’-双水杨醛缩连氮(sA),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并进行了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性能试验,数据表明,N,N’-双水杨醛缩连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
红茶菌发酵液是由茶糖水发酵制成的茶饮料,红茶菌膜为细菌、酵母和真菌组成的共生菌.红茶菌发酵液成分比较复杂,采用纸片法和牛津杯法测试了K-A红茶菌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它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主要由有机酸和某种对热敏感的物质提供.研究还发现不同来源的K-A红茶菌和K-H红茶菌发酵特征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猪血中抗菌肽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酶解、脱色等技术,从新鲜猪血中分离提取抗菌肽,再经SephadexG-100凝胶层析纯化,收集各组分并检测其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猪血抗菌肽对大肠杆菌O88、金黄色葡萄球菌ACTT25923株、绿脓杆菌ACTT27853株、鸡巴氏杆菌、鸡致病性沙门氏菌自然分离株等5种细菌的作用;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猪血抗菌肽与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共同培养20min后细菌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猪血抗菌肽对以上各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抗菌肽作用20min后,这两种细菌的形态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细菌干瘪、皱缩、表面粗糙不平、分裂繁殖停止。这表明猪血抗菌肽不仅对供试细菌的形态结构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同时还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