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324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园养野生动物寄生虫重复感染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唐美 《山西科技》2006,(3):106-107
文章从1997年-2004年连续八年对太原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寄生虫重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猫科动物中的狮、虎、豹,熊科的黑熊、棕熊,犬科的狼对蛔虫重复感染率最高;猕猴科动物中各种猴类及狒狒鞭虫重复感染率较高;牛科(扭角羚例外)、驼科、马科动物对血予线虫和毛圊线虫重复感染率均高;禽类则以球虫、组织滴虫重复出现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遇到各种问题的总结、分析,提出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枯萎病原菌在黄瓜组培苗体内侵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株F H.6.5 030318 J2接种黄瓜组培苗,研究该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侵染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侵染植株是通过菌丝体在植株体内不断扩展,菌丝体可同时朝下与朝上扩展,接种4d菌丝体已到达根部组织,但从茎顶部组织未分离到病原菌;接种7d时菌丝体已到达植株茎杆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14.
两种AM菌根真菌(G.intraradices和G.mosseae)混合接种于同一宿主植物紫云英中,通过Trypan blue染色检测了AM真菌在紫云英根中的存在,并通过nested PCR和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探测了Gintraradices和G.mosseae对紫云英同一根段的侵染。  相似文献   
15.
HIV-1感染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AIDS发病机制中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对树突状细胞与HIV感染之间的作用了解较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V-1能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改编细胞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活化T细胞,而不同的DC亚群表达不同的甘露糖C-型凝集素受体(MCLRs)结合HIVgp120,从而促进病毒感染复制和扩散。  相似文献   
16.
具有隐性感染的登革热模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类具有隐性感染和垂直传播的登革热模型.首先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无病平衡点E_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进一步利用第二加性复合矩阵等理论得到了地方性平衡点E*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类具有年龄结构和病程结构的传染病模型(SIS).分析了具有构造性迭代序列的模型的全局动力学性态并计算出了基本再生数R0.具体说明了基本再生数R0对整个动力学性态起到的阈值作用.也就是说,当R0<1时,零平衡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零平衡解是不稳定的,此时具有唯一的正平衡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并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 402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有87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6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高,占75.86%;肿瘤类型以肺恶性肿瘤居首,占51.72%;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最高,占6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白鼠背部造成30%面积Ⅲ°烫伤为烧伤动物模型,伤后在创面涂布绿脓杆菌,并随机分为3组。第1组接受 REBD-1霜剂(稀土烧伤药1型)局部涂布治疗;第2组用 SD 银霜剂涂布治疗;第3组用制备 REBD-1霜剂的基质涂布创面作为对照组。从涂布药物的第二天开始,第1组和第2组的创面仅出现少量渗出物。创面较干燥,基本无溃烂,创面细菌培养比第3组的菌量减少2~3个数量级。在第3或第4周开始结痂,创面至7~8周已全部愈合。应用 SD 银治疗的创面因有银的沉着而变为黑色,故第1组实验动物的创面外观较清洁。第1组动物的死亡率为10%,而第2组无动物死亡。第3组基质对照动物,自涂布绿脓杆菌第2 天开始,创面呈现炎症并有渗出物或化脓形成,细菌培养有大量绿脓杆菌存在,动物死亡率为70%,感染后12~14天为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20.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第二年为20.8%。菌核形成子座必需有一定光照。高湿、25℃、光照条件最有利菌核萌发,形成子座和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度变化同光、暗条件和子座成熟度有关。子囊孢子易萌发直接在孢子两端形成小孢子。加水稻花器或0.5%葡萄糖液能显著地促使子囊孢子快速萌发并形成多个小孢子。该小孢子通过直接形成侵染钉或先形成芽管,附着孢然后侵染水稻。侵染主要集中在处于破口前期的水稻柱头的乳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