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21.
范占锋  蔡建华  赵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1981-11988
西部山区在建或即将修建的大量隧道都具有高地应力特征,如何提高高地应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是当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关键难点,而地应力增加是岩体波速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多源地震干涉法模拟了在断层波速一定的条件下围岩波速和断层倾角变化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位置识别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波速和断层倾角的增加会导致预报的断层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接近掌子面,计算结果间接表明了地应力对识别断层位置的影响。通过二元二次函数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含地应力和断层倾角的修正公式,依据修改公式,对白马隧道高地应力洞段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现场开挖结果与修正后的预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软岩隧道支护时机选择和安全评价过程中,隧道边缘最大变形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了准确预测隧道边缘最大变形量,基于松动圈剪切滑移理论,利用Hoek-Brown准则推导得到最小支护应力,将其带入到隧道边缘位移公式中,得到圆形隧道边缘最大变形量的理论解。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对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探究远场应力、岩体力学参数对最大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分别利用现有数值模拟方法和所提算法对2条隧道最大变形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误差均小于5%,证明了所提估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最大变形量与远场应力呈现正相关,与单轴抗压强度、参数mi呈现负相关。随着地质强度指标(GSI)的增加,敏感性均呈现减弱的趋势,当GSI较大时(超过40时),敏感性可近似忽略。最大变形量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呈负相关,随着地质强度指标GSI的增大,敏感性并未产生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为了预测、评价、提升不同围岩质量隧道TBM施工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多个隧道工程TBM施工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设备利用率、掘进速率等TBM施工性能指标随岩体质量的变化规律。统计结果表明TBM设备利用率与岩体质量指标RMR呈线性函数或二次函数关系、TBM掘进速率与岩体质量指标RMR呈二次函数关系;TBM设备利用率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而递增;TBM掘进速率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在III级围岩时达到峰值;TBM施工速度随岩体质量参数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在II级围岩时达到峰值。基于此,提出了不同岩体质量隧道TBM施工性能评价方法,并利用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TBM施工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拟建隧道TBM施工工期和评价在建隧道TBM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24.
陈仕猛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122-122,124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主要特点是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适用于采用机械开挖配合弱爆破松动的Ⅳ、Ⅴ级软弱围岩。三台阶七步法,由于隧道中部预留有核心土,大型机械设备能从下台阶直接到上台阶掌子面,可以节约大量劳力,加快作业速度,已作为隧道软弱围岩施工的一种成熟工法在铁路系统内推广,但因为其施工步骤繁多,工序之间干扰较大,施工组织起来麻烦,一些施工单位不易接收,而隧道施工,特别是软弱围岩,一定要树立不塌方就是胜利的理念,千万不可冒进,要以掌子面掘进为龙头,抓工序、抓作业循环时间,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三台阶七步法,只要组织得当,措施有力,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比较实用,本文目的就是通过个人从事隧道施工的体会,给隧道界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25.
隧道施工完成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作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检测以其精度高、快速、无损检测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隧道衬砌检测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并通过对几幅典型雷达图像进行分析,介绍了不同的目标特征体在地质雷达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6.
以岢瓦铁路天古崖隧道工程测量控制为例,详细介绍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长大隧道工程测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指出采用GPS建立和布设隧道洞外复测测量控制网、GPS洞外加密控制测量网具有精密导线测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可实施性,不受地形限制、精确度高,是今后长大隧道洞外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
详细介绍了江都坞隧道施工时的安全保证措施,包括隧道贯通前、贯通中、贯通后的安全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8.
公路隧道群运营期安全保障工程相较于单体隧道更为复杂,面临的大量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直接威胁着隧道安全运营。从“人-车-隧道-交通环境-管理”五个要素构建运营安全评价因子集,结合变权理论对开展动态评价研究,形成因素-时间变权方法的双动态权重计算模型以体现指标的时变特点,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等级评价,以某高速隧道群开展评价工作。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因素-时间变权模型对于运营期的隧道群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控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很好的弥补常规评价方法中对隧道运营期安全因时变性的特点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的缺点;变权理论的利用为开展风险的动态管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9.
文章简要介绍了当前中国隧道监控系统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其区域控制器(PLC)及网络的选型,同时,以贵州玉凯高速公路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单隧道和隧道群的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分析了隧道监控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30.
提出了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通信环境,也是一种组网技术的观点。分析了组建VPN的两种主流技术:路由过滤技术和隧道技术,消除了业界对隧道的诸多认识误区,并介绍 了3种重要的隧道技术: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 Protocol),L2TP(Layer2Tunneling Protocol)和IPsec(IP Security)。最后从体系上对VPN按应用领域不同进行了分类,这将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V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