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882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目的明确三塘湖盆地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在盆地内部各凹陷的分布及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等问题。方法依据新获得的较为丰富的动、植物及孢粉化石资料,综合归纳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充分讨论及对比。结果中、晚三叠世,马朗—方方梁—苇北地区呈隆起状态,遭受风化剥蚀,故马朗凹陷缺失中、上三叠统,盆地西北部的汉水泉凹陷、条湖凹陷和东南部的淖毛湖凹陷为湖泊,接受了中、上三叠统沉积。结论三塘湖盆地由于受晚海西构造运动的影响,致使盆地整体抬升并褶皱,未接受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沉积。  相似文献   
122.
天水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与西秦岭二重要构造带交汇处,该盆地充填的新生代沉积序列记录着该区构造变形历史,因此研究该盆地沉积记录对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天水盆地古近纪砾石层砂质透镜体中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获得样品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24.8士1.5 Ma.结合前人的工作,厘定该套古近纪地层最顶部地层年龄为22~24.8 Ma,并确定天水盆地古近纪沉积物源区在24.8 Ma左右发生了构造冷却事件,推断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在古近纪末-新近纪初已传递到青藏高原的最东北缘.  相似文献   
123.
124.
本文以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火山岩气层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录井、测井资料与岩心分析资料的对比研究搞清火山岩的岩石类型、裂缝发育程度,对火山岩储层参数进行评价.通过对火山岩储层的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火山岩的评价方法,建立火山岩的测井、地震等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25.
在复杂地质条件和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中,基于声波方程的常规地震勘探技术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作者在以大地介质为粘弹性介质的前提假设下,推导出基于三阶波动方程的波场外推公式,分析了上行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步丢失其高频成分的原因.并以小波分析为工具,提出了粘弹性介质地震波聚焦成像技术.这种方法不同于Bleistein的线性化方法,是通过1个虚拟的中间波场用多尺度方法去重建真实的地下波场,进而成像.同时,利用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性特征和优良的去噪功能,提高了成像的质量.通过用常规的处理技术和聚焦成像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像效果,能够较好地解决沙漠、戈壁等厚低速层覆盖下的地震勘探高品质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126.
根据首次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最南端的BY7-1-1井中发现的晚始新世和早,中浙新世浮游有孔虫石化石组合,认为恩平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最低海相层位至少可以亿溯到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127.
在介绍定边小油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地层和含油层发育情况,探讨了对含油层综合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8.
讨论了污染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的根本原因。地质因素主要是水敏,由间层粘土矿物引起;工程因素与泥浆浸泡时间有关:两者都与膨胀性的蒙皂石层有关。  相似文献   
129.
The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Tarim Basin, Sichuan Basin and Ordos Basin are the major targets for marine petroleum exploration, with developed high quality hydrocarbon, mainly argillite. The deep burial of these source rocks suggests that they mainly develop gas instead of oil. But different maturities of organic matter may lead to different hydrocarbon facies. Through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TSR), the hydrocarbon in the carbonate rocks may undergo a process of pyrolytic cracking and be catalyzed into gases. The marine reservoirs mainly consist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s, and the former is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dolomitization, solution, TSR and cracking. The multiphase tectonic cycling develops multiple source-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and diversified types of traps and reservoirs, featuring multiphase reservoir formation, mainly late-phase formation or consolidation. Palaeo-uplifts play a controlling role 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ifferences in major source rocks in the three basins lead to different locations of oil-gas accumulation layers, different types and patterns of reservoirs and different feature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0.
基于证据权模型,对宁芜盆地中段玢岩铁矿进行矿产资源评价.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层、岩体、构造、物探异常等四大类证据因子.然后,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铁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大王山旋回火山岩与次火山岩与玢岩铁矿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寻找玢岩铁矿的岩石标志,深成侵入体则与铁矿空间上无明显关系,构造、物探异常在空间上与玢岩铁矿也有较大关联.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玢岩铁矿密切相关的大王山旋回火山岩地层、闪长玢岩岩体、各方向(EW,NW,NE)构造缓冲区、航磁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七类证据图层.最后,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成矿后验概率计算,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物探异常,圈定5个成矿预测区,它们在区域上具明显的NE向展布特征,并且普遍分布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闪长玢岩岩体,同时位于航磁高值以及NW向和NE向构造发育密集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