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6 毫秒
31.
过氧化氢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O2^.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BT(氮兰四唑)光还原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存在下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O2^.自由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载Pt纳米TiO2抑制滇池蓝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蓝藻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研究纳米TiO2和负载Pt纳米TiO2对蓝藻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纳米TiO2相比,在太阳光下负载Pt纳米TiO2对蓝藻的抑制效果更好.另外,研究表明,载Pt纳米TiO2的载Pt量选择1.5%为最佳.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吉林地产核桃油、松子油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以了解其营养功能.方法以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连续给小鼠(6月龄)灌胃,并设立对照组.6周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对小鼠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丙二醛的含量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可以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病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四氮唑蓝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明显高于缺氧性心肌损伤组(P<0.01),磁作用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在磁场作用下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和健康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可明显升高,进而表明: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和健康大鼠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柑桔SOD对冷冻条件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经低温锻炼的柑桔愈伤组织在系列冰冻温度下,抗寒性较强的山金柑愈伤组织SOD活性上升后回落到对照水平以下,其余3种(抗寒力较弱)则无峰值出现,CAT活性亦以山金柑变化最为显著。细胞MDA含量的累积与品种抗冻力发展同步。经SOD抑制剂(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的初步试验表明:SOD与柑桔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黑木耳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黑木耳多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SOD和CAT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除低剂量组外,均可显著延长H22小鼠的生存时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 01);各组对S180实体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能提高小鼠SOD及CAT酶的活力.黑木耳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不同浓度PEG胁迫下冰草SOD、POD、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强度的增大,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增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POD活性升高,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保护酶活性总体上维持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冰草对渗透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探讨实验红鲫对137 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和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方法实验红鲫分别以0 Gy、1. 94 Gy、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 取出肝脏、性腺,按试剂盒方法检测SOD、GSH-PX 活性,于7 d 和14 d 取出肝脏、肾脏、心脏、脑,按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P70 含量。结果1. 94 Gy至15. 53 Gy137Cs 辐照能引起实验红鲫氧化应激,SOD、GSH-PX 活性和HSP70 含量发生改变。1. 94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升高, 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下降,且随辐射剂量升高,其SOD 活性逐渐降低。1. 94 Gy 以上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性腺SOD 活性下降,并随辐射剂量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和性腺的GSH-PX 活性变化不大,表现出随辐射剂量升高则活性降低的变化趋势。137Cs 辐照处理后7 d 和14 d,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HSP70 表达量均比对照组的高,且随着137Cs 辐照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存在着一定的“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实验红鲫性腺对137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敏感,性腺SOD 和肝脏或肾脏的HSP70 可作为氧化应激标志物。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水体中Cu(Ⅱ)对大型溞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在三种条件下(自然光,强光照,振荡),将大型溞暴露于Cu(Ⅱ)的9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24h和48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将成熟的大型溞暴露于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暴露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Ⅱ)的毒性增强(24 h-LC50为248.9μg·L-1,48 h-LC50为134.6μg·L-1);强光照组和振荡组的48 h-LC50低于自然光组;SOD酶活性在Cu(Ⅱ)低浓度时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除160μg·L-1外);POD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u(Ⅱ)浓度为240μg·L-1时达到峰值,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Cu(Ⅱ)浓度为80μg·L-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同SOD.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和强光照会影响Cu(Ⅱ)对大型溞的毒性,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溶性总糖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为探讨镉对雌性生殖机能的毒性影响.方法 取小鼠卵巢颗粒细胞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0、20 和40 mg/kg 体重的氯化镉攻毒48 h后颗粒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并测定其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 镉对卵巢颗粒细胞DNA产生损伤作用,受损程度随镉剂量而升高,且MDA的含量升高,SOD的活性下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镉对卵巢颗粒细胞有毒性作用,能够损伤细胞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