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67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供试风信子为Delft blue和Janbos2个品种。结果表明:Janbos的再生能力比Delft blue强,Delft和Janbos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附加BA2.5mg/L、IAA0.5mg/L、NAA2.0mg/L和MS附加BA2.5mg/L、IAA1.0mg/L、NAA1.5mg/L  相似文献   
92.
综述了鱼类视网膜-顶盖系统的研究概况,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顶盖的组织结构特点;同时介绍了损伤视神经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变化及其跨神经元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视神经再生与神经传入活性、相邻神经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及靶区选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94.
欧当归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继代后3~5天的欧当归幼叶胚性细胞悬浮系游离的原生质体,分别以KM8P、MS、改良MS、NT、D2、DPD及B5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浅层液体培养,以改良MS进行平板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在激素组合和浓度(2.4-D0.2mg/l,KT0.5mg/l,NAA1.0mg/l)及渗透稳定剂(0.5M甘露醇)相同的条件下,在KM8P中的植板率(40%)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中的植板率(0—15%)。在KM8P中(0.35M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植板率不相同,上述激素组合中最高(50%)。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时0.3M优于0.4M,同时优于相同浓度的甘露醇和蔗糖。改良MS浅层培养和双层培养植板率几乎相同(15%),而平板培养银低(1%)。在KM8P中(激素同上,0.35M葡萄糖,CH250mg/l,CM 10ml/l),25天后原生质体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固体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后,两者分別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途径获得了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若虫施加不同剂量蜕皮激素(MH)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探讨了蜕皮激素对其后足胫节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蜕皮激素可以使双斑蟋若虫再生期间的蜕皮间隔缩短,胫节再生的长度加大.过量的蜕皮激素则抑制若虫胫节的再生甚至造成若虫死亡.  相似文献   
96.
结合太原市滨河西路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流程、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并从效果、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项技术的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7.
为揭示影响南亚热带马尾松×红锥混交林下红锥天然更新的关键环境因子,本研究以1983年造林的马尾松×红锥人工林为对象,选取3个研究样地,设置50个2 m×2 m的调查样方,对红锥更新苗、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结构与光环境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红锥天然更新密度为(132 353±7 050)~(174 219±15580)株·hm~(-2)。5个高度级红锥更新苗密度差异显著,Ⅰ级最大,Ⅴ级最小,密度随高度级增加而递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磷含量对Ⅰ、Ⅴ级的红锥更新苗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对Ⅱ、Ⅲ级更新苗有明显的负效应;红锥Ⅰ级苗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近地层透光系数与Ⅰ、Ⅱ、Ⅲ、Ⅳ级苗木密度呈负相关,与Ⅴ级呈正相关;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近地层叶面积指数则与Ⅰ、Ⅱ、Ⅲ、Ⅳ级苗木密度呈正相关,与Ⅴ级呈负相关。研究所选择的25个林分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组合对红锥天然更新分布格局的变异解释率达到66.01%,解释效果显著(F=2.022 9,P=0.027)。土壤全磷含量、土壤pH值、海拔高度、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近地层叶面积指数、近地层透光系数等6个因子是影响南亚热带红锥天然更新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双模式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搭建了消声器试验台架,采用双传声器传递函数法和消声器静态传递损失法,在不同进口流速下,测量了双模式消声器在阀门关闭和打开状态下出口端气流再生噪声入射声功率和尾管噪声。试验结果表明,阀门打开时气流再生噪声与尾管噪声均降低,出口端气流再生噪声入射声功率最高下降1.1dB,尾管噪声最高下降2.3dB,直接验证了双模式消声器有助于降低气流再生噪声的特点。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双模式消声器三维模型,通过Fluent有限元软件对消声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消声器内部压力、气流流速及湍动能的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阀门打开时消声器内部压力、气流流速及湍动能均比阀门关闭时低。仿真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0.
改进了用于垸基苯酚加氢制备烷基环己醇(酮)的Pd/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Pd/C催化刺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以大孔径活性炭为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用浸渍法负载,以K2CO3为水解沉淀剂,HCHO和CH3OH混合溶液为还原剂,液相还原,水解还原一步进行,可以制备出高活性的用于烷基苯酚加氢制烷基环已醇(酮)的Pd/C催化剂;失活的Pd/C催化剂经乙酸处理,二氧化碳吹扫.氢气还原,可恢复原催化剂活性的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