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158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4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为了解决双轴串联的旋转机械在临界转速处产生共振问题,搭建了双跨转子实验台,在不改变原有支撑形式的条件下将磁流变阻尼器分别安装在串联的轴1、轴2上,并建立双跨轴系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以振幅为反馈参数实时调节阻尼器电流,在线抑制双跨轴系的振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定PID控制的比例系数K研究其值对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PID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控制两个串联轴在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动;对临界振幅过大的转子宜采用较大K值,而对临界振幅较小的转子可适当减小K值。  相似文献   
72.
为解决子弹药的杀伤效能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十字型鸭式子弹药并对其进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针对子弹药不断旋转摆动的问题,分析了子弹药控制力的产生原理,提出一种周期平均控制力的方法,建立了旋转摆动子弹药数学模型.为验证子弹药的飞行稳定性,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无控飞行轨迹仿真,得出子弹药水平位移为450 m,攻角变化在0.4°以内,满足稳定性要求.由于子弹药控制通道间具有较强耦合作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前馈补偿法来对子弹药进行解耦,设计了PID控制器对子弹药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解耦后控制通道间的耦合效果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73.
针对平地机作业时行进速度精度的滞后问题及控制参数,提出了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平地机行走速度优化控制系统,协调解决行进速度的滞后问题,并完成了将该算法应用在平地机的控制系统中.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行走速度的控制中心,为验证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平地机的行进速度控制进行了设定干扰信号的测试.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分析了不加PID的常规控制、PID控制、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进行速度稳定控制的效果,测试显示响应时间短、响应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针对确定性多变量NARMAX模型,分析了其可采用PID控制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增量型预测滤波解耦PID控制算法,基于递推参数估计算法对系统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采用逐步迭代预报算法进行预测,结合一种可克服算法病态的直接极小化指标函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Robbins-Monro算法,给出了确定性多变量NARMAX模型的具有在线修正参数的预测滤波PID控制算法,因指标函数中含有输出的预测值,故算法具有加快PID控制参数收敛到有效值速度的性能。仿真研究表明,因为所提出的PID算法具有在线修正参数和预测控制的性能,故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75.
为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光照幅度的最大化,提高对光源精确定位等问题,提出借鉴模糊免疫响应原理,将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引入太阳能光源定位追踪驱动系统中。通过构建定位追踪驱动系统的传递函数,应用MATLAB/Simulink平台验证所构建控制器的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在工况突变和扰动存在时,能有效消除系统误差,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PID控制是工程领域常用的控制算法。随着嵌入式处理器的不断发展,使用嵌入式设备进行PID控制成为趋势。本文基于STM32微处理器,利用C语言模块化封装性好的优势,设计了直观清晰的PID控制程序。利用积分分离算法改进程序,增强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使用MATLAB对输出的结果进行仿真,证明了程序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本系统设计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3]、电桥测重传感器和MC9S12XS128最小系统[2]为核心[1],使用220V AC电源加热水壶中的水。本设计具有温度测量功能、液位测量功能,可显示温度和液位数值。测温分辨误差不大于0.5℃,液位测量误差不大于5mm。具有液位上限、下限报警功能,可以设置报警点,液位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发出声音报警并禁止加热。具有分段程序控制功能,可分段设置控温值和保温时间,升温速度不小于10℃·min-1,控温误差不大于0.5℃。  相似文献   
78.
本系统以PLC为核心,利用张力传感器对系统的压力进行调节,以实现对输送带的张紧控制。其间采用PID控制算法对采集的压力值进行参数整定,实现张紧力的自动调节,同时设置故障报警提醒,便于操作者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9.
为解决PID控制参数求解过程中所存在的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量子天牛群算法.通过结合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BAS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以及量子策略的随机能力,使得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及搜索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并通过两类经典函数对其寻优能力进行验证.进一步,将QBSO算法应用于PID参数优化中,并对一阶与二阶延时和非延时系统进行PID控制参数求解.通过仿真实验以及计算结果表明,基于QBSO的PID控制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加优良的动态性能与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80.
针对时变时滞过程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结构.在此控制结构中,利用遗传算法自动跟踪系统的时滞变化,由灰色预测模型根据辨识的时滞提前预测出系统的输出,而系统的预测输出与输入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输入.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结构能很好地满足时变时滞系统的快速动态响应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