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1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1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绿僵菌羟基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绿僵菌在发酵罐中进行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11α羟基化存在着菌浓度高、不能实现摇瓶高转化率的问题.从抑制剂、减少营养、稀释菌体等方面对绿僵菌羟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稀释菌体并补料的新工艺.该工艺比直接投底物工艺的绿僵菌转化率提高了13.51%.  相似文献   
912.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阻遏蛋白LexA进行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及蛋白纯化.方法:采用PCR法从PAO1株基因组中扩增出1 086 bp的LexA基因,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 )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包涵体洗涤后用8 mol/L尿素溶解,以镍离子亲合柱层析作为第1步纯化,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作为第2步精细纯化,反相高相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蛋白的浓度.结果:Lex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为45%,经镍离子亲合柱层析纯化后LexA蛋白纯度达到85%以上,回收率大于80%,镍离子亲合柱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目的蛋白,经HPLC测定,最终目的蛋白的纯度为98.97%.结论:在pET32a( )表达系统中实现了PA的LexA蛋白的高效表达,两步纯化法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鉴定LexA靶位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3.
松树寄生线虫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死松树体内寄生线虫种类较多,笔者共收集了线虫资源212个株系.按线虫种类分,包括松材线虫171个株系,拟松材线虫22个株系、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5个株系、薄荷滑刃线虫1个株系、大核滑刃线虫8个株系、长尾属线虫3个株系以及外滑刃科线虫2个株系,松材线虫收集率为80.7%.按线虫来源分,包括中国线虫198个株系、日本线虫10个株系、美国线虫2个株系、加拿大和韩国线虫各1个株系,中国线虫收集率为93.4%.将212个线虫株系用灰葡萄孢菌培养保存,其中173个株系松材线虫、5个株系拟松材线虫及其他线虫5个株系还采用了DNA-20℃和-80℃保存.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保存松树线虫资源.  相似文献   
914.
0 引言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生长在海拔3 000~3 500 m的高寒区箭竹上,主要产地为我国云南省和四川省.  相似文献   
915.
介绍了煤矿酸性废水(AMD)治理的方法,重点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废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16.
稠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稠油对土壤中土著微生物进行驯化, 分离出33株能以稠油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从中筛选出2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XJ1和SJ4, 9株高效稠油降解菌. XJ1和SJ4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72.4 mN/m分别降到36.1 mN/m和36.2 mN/m;14 d摇瓶油降解率分别为35.89%和31.59%, 降解效率在各单菌中最高. 同时研究了发酵液中XJ1和SJ4的生长量与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经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糖脂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17.
一株柏树内生真菌产生抗肿瘤药物紫杉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株从柏树中分离到的产抗癌药物紫杉醇的菌株,样品采自江苏,是第一例柏树内生菌产紫杉醇的报道,表明产紫杉醇真菌的多样性.简化和改进了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一定量的紫杉醇满足TLC分析的需要,该方法提高了处理样品的速度,节省了时间和试剂消耗等,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初筛.  相似文献   
918.
白腐菌对秸秆中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腐菌及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对秸秆的木质素生物降解方法,探讨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杂色云芝单一菌株生物降解及双菌株联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规律,白腐菌双菌联合固态培养可使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7.64%,脱木素选择性为4.74.采用模拟大规模白腐菌堆积培养(厚度30cm)的方法降解秸秆木质素,培养30d,木素降解率为32.54%,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大规模生物顸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19.
对成熟的葡萄白粉菌闭囊壳进行了显微形态观察和测量统计,对闭囊壳的形态作出了描述。葡萄白粉菌的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黑褐色,扁球形,直径为76.8~145μm,壁细胞为不规则多角形;附属丝为7~26根,长约224.9~628.5μm,上下近等粗,宽约4.45~9.6μm,有隔层,基部为暗褐色,上部无色且透明,顶端钩状卷曲;子囊3~6个,卵形、近卵形到近球形,无色,一般有短柄而少数没有柄,大小为(36.8~71.8)μm×(19.6~54.9)μm,内有3~7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呈椭圆形,扁圆形,无色。  相似文献   
920.
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bacteria菌(简称PGPR),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本试验引进PGPR菌种资源技术,以黄瓜的生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促生根际菌(PGPR)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采用的两种促生根际菌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