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系统科学   621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3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54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Web2.0环境下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介绍了Blog,RSS和Wiki在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2.0环境下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2.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is here to stay. Undoubtedly, in some sense of the word, one can attain a linguistic expert level within a field without full scale practical immers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idea of embodied cognition, the claim is provocative. How can an interactional expert acquire full linguistic competence without the simultaneous bodily engagement and real life interaction needed to get the language right? How can one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hammering if one has never seen a hammer or felt the weight of the iron head on a fragile thumb? Here I will explore a strange and second-hand way in which bodily engagement could have an impact on our linguistic abilities; this is via the so called mirror neuron system. Since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 blur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irst and third person activity i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some of the enigmatic aspects of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and pose further questions for research.  相似文献   
43.
曾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39-42,82
无论是培根的知识统一、笛卡尔的普遍数学,还是霍布斯的物理主义,都源于一种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并试图用一种“科学方法”使知识成为普遍的和永恒的绝对真理,于是,“科学方法”被赋予某种向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转移的能力,甚至获得了某种可以支配其他事物的地位,这是科学主义在17世纪萌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论述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知识工程”的意义,介绍了“知识工程”的形式,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与波动,使得经济模型的适应性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经济模型是分析和预测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改善这种限制,我们结合XML与知识技术,建立了一个可配置的智能模型仿真框架.我们也把随机数据库融入该框架中,从而实现了可配置的蒙特卡洛仿真.这样,我们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模型的适应性、扩展性以及智能性.这种框架可以适用于任何能够运行完全参数化模型的仿真引擎.另外,我们还给出了5种分析仿真结果的方法,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分析、判断与预测.  相似文献   
46.
从社会性、服务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并对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基于知识挖掘的电信业客户关系管理,分别从潜在用户、业务流程、客户行为角度探讨了知识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科技文化起源多元化、科技文化思想理念多样性的论述,指出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客观性、合理性,进而论证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对于科技文化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在现今科技发展基础上,尊重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现实,进一步完善科学思维,实现在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等方面质的跃迁,对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从客户知识的存储单位和可呈现性两个纬度对客户知识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其共享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苏颖  张海龙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133-6136
阐述了在研及预研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论证及效能评估的重要性,以此为需求牵引,分析了构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仿真支撑平台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实际应用对改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建模、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全过程的需求,以提高仿真建模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以模型重用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建模与仿真知识库的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仿真支撑平台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其基本技术方案。该综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与其主要性能指标的联系,能够用于综合评价不同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基于综合仿真平台进行效能评估,不失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