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人行心电监护 ,分析所见的心律失常。结果 :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9例发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2 6例 ,室上性心律失常 10例 ,房室传导阻滞 5例。结论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前壁心肌梗死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 ,下壁心肌梗死以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为多。  相似文献   
42.
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发病12小时至7天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总有效率达84.4%,临床实践证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川芎(CHX)生物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I/R模型组、川芎生物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葛根素(GG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可逆性脑I/R病理损伤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动物苏醒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及容积的变化,同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I/R实验组与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梗死面积和容积明显增大(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神经功能损伤较重(P0.05).CHX生物碱治疗组与I/R组比较,脑组织中的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容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CHX生物碱可减轻大鼠脑I/R引发的脑损伤程度,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8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葛根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n=46)和对照组(n=41).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葛根素注射液的并发症.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TOAST分型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rge artery arterioslerosis LAA)、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CE)、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ll artery occ...  相似文献   
46.
探讨心肌早期预适应与晚期预适应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热处理方法诱导晚期邓适应,吗啡静脉注射诱导早期预适应,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复制在体心肌梗死模型,结果:热处理和吗啡分别可诱导晚期与早期预适应,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热处理后再予吗啡预适应可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结论:心肌早期预适应与晚期预适应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加强预适应的心肌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AT-Ⅲ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53例,分AMI组42例和UA组11例,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测定AT-Ⅲ:Ag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CS的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MI组较UA组的AT-Ⅲ水平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治疗后AT-Ⅲ水平增高。结论:ACS患者AT-Ⅲ水平降低,甚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正比,测定其水平有助于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判断疾病预后,进行用药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7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均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hs CRP,NO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与常规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后hs CRP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在治疗14 d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NO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s CRP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397,P=0.001);治疗前NO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06).结论血浆hs CRP,NO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 CRP水平,升高NO水平,瑞舒伐他汀可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49.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0列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检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论尿激酶有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本文用 CTS—16超声心动图对从我院1650名健康检查者中筛选出的37例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了左室室壁活动异常、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微机分析。超声心动图所观察到的室壁活动异常与心电图的梗塞定位是一致的;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观察到较心电图定位更为广泛的受累部位,如心尖部在各型心肌梗塞中均易受累。对于心电图异常而超声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可能与心脏功能恢复较好有关。Q 计数与超声结果相比显示 Q 计数越高,梗塞范围越大。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塞患者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因此,使用超声心动图微机分析陈旧性心肌梗塞,精度高、速度快,对于确立诊断,判断梗塞范围以及估计患者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