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分别以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乙醇、乙醇-水为溶剂,采用水浴回流和浸泡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率.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回流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四氢呋喃/乙醇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3.3、水浴温度为50℃、时间为2 h,提取率可达14.7%;采用浸泡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乙醇/水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0、浸泡时间为24 h,提取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52.
文章运用仿生学的一些原理和知识,设计了一种基于圆形贴片的小型化宽带印刷微带天线,天线由基板、贴片、接地板三部分组成,贴片部分模仿银杏树叶的形状。介绍了微带贴片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描述天线性能的一些参数,对各种实施方案作出分析,通过HFSS9.2建模,对天线的各类参数进行了细致的调节,研究了天线各部分尺寸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过程,结果表明:天线只能在2-3GHz左右的频带范围内满足驻波比小于2以及方向性比较好的要求;但在更高的频率范围内的仿真结果却不尽人意;比对分析后选定了最佳的参数,制作出的实物也证明了此种仿生天线的设计是可行的。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天线的性能。研究表明,利用仿生学的知识解决天线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是可行的,仿生类天线今后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3.
分离并鉴定了一个拟南芥突变体alr1,其叶片向下卷曲且不对称发育,顶端优势增强,根向重力性消失,下胚轴缩短,寿限延长. 此外,alr1叶片呈现较高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 遗传分析表明alr1是隐性单基因突变. 采用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标记将alr1的突变位点定位于第一条染色体上,距标记nga111约7.89 cM.  相似文献   
54.
55.
巨尾桉枝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巨尾桉(Eucalyptusgrandis*E.urophylla)内含物对其他植物的他感作用,分别用巨尾桉的新鲜枝叶和枯花叶的水浸认进行水稻、蕹菜(Ipomoeaaquatica)和菜苔(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花种子发芽试验,经鲜液供水的水稻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95%、60%略低于对照的97%和62%;蕹菜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为93%、62%,略  相似文献   
56.
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出桑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90℃,通过实验验证该工艺条件提取桑叶多糖,多糖得率为8.08%,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所有实验组对照,大于正交试验中9个组合提取率,这些条件的确定为桑叶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英国偕我公会著名传教士苏慧廉( William Edward Soothill)在中国温州传教长达25年,对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将以译者的汉学家身份为切入点,对其《妙法莲华经》英译本进行探析。试图探究出:以一名严谨的职业汉学家的身份翻译此经,苏氏,相对于先前其他的一些传教士译者而言,已摈弃固有的基督偏见,翻译更加客观、准确,简明,进而揭示其翻译的真正动因是为西方学者研习佛经之用,为了达到中西宗教文化的密切交融。  相似文献   
58.
通过研究青花椒叶片水浸液提取物的化感成分以及对小麦种子生长的化感作用:GCMS结果表明,叶片水浸液提取物中的主要有机化学物质是:5a-雄甾烷-11-酮,(+)-细辛素,二氢-2-乙酰基苯并呋喃,正二十四烷,正二十七烷,正二十八烷,1,8-萜二烯,a-佛手柑油烯,(R)-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烷,正十六烷和十二烷酸等,其中包含很多被报道过的化感物质。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花椒叶片水浸液萃取酸性乙酸乙酯部分对小麦幼苗和胚根的生长以及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中性组分对小麦的幼苗和胚根的生长以及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碱性组分与对照相比,幼苗与胚根的长度差异不显著。酸性组分在5 mL时对幼苗的伸长生长和根长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且随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青花椒叶片水浸液中确实存在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59.
为监测茶鲜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状况,应用超声波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检测,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茶鲜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和三唑磷)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φ(乙酸)=1%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和石墨化炭黑混合吸附剂分散萃取净化,DB-1701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4.00mg·L-1范围内,7种有机磷农药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4~0.0136mg·kg-1,定量限为0.012~0.046mg·kg-1,加标回收率为77.7%~98.2%,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8.7%。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溶剂用量少,对检测条件要求低,适用于茶鲜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0.
茶叶的香气特征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比较八仙、鸭屎香、乌叶三种香型单丛茶的鲜叶与成茶的香气成分,发现鲜叶与成茶的差异明显,不同香型的成茶之间香气特征差异明显大于鲜叶之间的差异。鲜叶主要含有叶醇、芳樟醇等青香、木香成分,醇类所占比例大,八仙的芝兰香特征与鲜叶含有较多其他香型鲜叶不具备的花香成分有一定关系;成茶含有较多的体现花果香味的橙花叔醇等萜烯类物质和茶吡咯等烘烤香味成分,各香型的共有特征成分橙花叔醇与芳樟醇的含量比例关系在成茶中体现,鲜叶中没体现,鸭屎香的杏仁香特征成分也在成茶中出现。研究还表明季节、海拔影响香气成分,但不改变整体香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香型的香型形成影响因素,特别是加工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